市场低迷 南安卫浴二线品牌如何实现突围
当前市场低迷,陶瓷卫浴行业面临一系列的生存困境。南安很多中小卫浴企业在广告牌到期时,选择不再续约。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南安卫浴企业两极分化明显、跟风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发展又相对滞后,在市场形势不好时,大企业影响甚微,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却令人担忧。
卫浴促销花样繁多 需警惕市场销售陷阱
在现在市场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卫浴洁具商们却纷纷让利打折,推出低得不能再低的“超低折扣价”,或是附送让人眼花缭乱的“大礼包”,标注“限量抢购”字样,掀起一股“超低价风暴”。而许多消费者则因真假难辨犯了傻,买吧,怕上当受骗;不买吧,又怕真的错过机会。
陶瓷业:“内外夹击”下开始深度调整
近期,我国的陶瓷企业正处于四面楚歌的窘境。一方面,来自印尼等国对我国陶瓷企业实行反倾销。另一方面,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受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陶企在这次“内忧外患”中也浮现出了许多问题。
减税是否能让陶瓷企业温暖过冬?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最新公布的针对10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成的企业认为自身税负较重,在利润微薄的制造业,23的企业表示其缴税额要超过利润,企业“减税”呼声强烈。
陶瓷卫浴企业面临生死劫
近期,我国陶瓷卫浴出口相继在东南亚、欧盟、南美等国家地区受到反倾销调查,同时遭受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同质化严重、环保压力等多重夹击。广东佛山市维克卫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安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坦言:在全球和国内经济遇“冷”下,部分陶瓷卫浴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必然。
百安居水龙头铅析出浓度超标20倍 存“中毒”风险
中国网7月24日讯(记者马艺文)北京市消协昨日公布了市售陶瓷片密封水龙头质量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在50个测试样本中,近四成水龙头不合格。其中,百安居监制的一款水龙头在铅析出浓度、流量均匀性等方面均未达标。
高端卫浴品牌频遭投诉行业版图或将重写
不少国外品牌也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一度稳占中国高端卫浴市场。有业内人士感慨:“伴随着高速扩张而来的是对质量关注程度的降低,企业高速扩张背后埋下的,也可能是质量与诚信危机的种子。”
央视曝光:全国水龙头近四成不合格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从各大型建材市场、水暖批发市场及建材超市随机购买了50家企业生产的50件水龙头样品,并送至国家建材检验中心,对包括安全、卫生、节水在内的共9项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34%的水龙头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不少知名品牌也榜上有名。随着该新闻的曝光,广大消费者对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水龙头质量与安全也抛出了大大的问号。
北京市消协:水龙头内隔夜水或致“铅中毒”
昨天,北京市消协对外公布了对50种陶瓷片密封水龙头的比较试验结果,有3成多样品不达标,更需要留神的是,水龙头滞留的“隔夜水”可能会使材质不好的水龙头析出铅元素,须当心“铅中毒”。
建筑陶瓷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推动行业跨越发展
绿色建筑的“减法、加法和和谐”三原则适用于绿色建筑陶瓷产品,适用于绿色制造企业管理,适用于绿色陶瓷原料。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急需要的建筑陶瓷产品,笔者认为首先是节能环保类建筑陶瓷产品,未来则集中在功能、智能、信息陶瓷方面。
工信部加强高能耗行业审查 有色金属产业受严格控制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观念亦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国家不断推出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和财政补贴,一方面进一步刺激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卫浴产品鱼龙混杂 单独开店加剧竞争
最近几年,淋浴房行业呈现出一副奇怪的景象:一方面,经销商普遍反映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低,市场陷入低谷;另一方面,抛开卖场单独销售淋浴房的店面越来越多,销售范围越来越广,整个行业貌似都一片红火。对此,有人斥之为虚假繁荣,抛开卖场之后我们的市场真的“火起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