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不“精” 精装房产业链中的“潜规则”
问题主材
施工方和监理方只能“看”无权“管”
涂料、壁纸、瓷砖、地板、洁具等材料,是精装房的标配,通常由开发商或施工单位统一采购。但为何自精装房面市以来,由这些材料而引发的纠纷与事故从未停止?
“一个精装房项目所需的主材量非常大,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大环节。”正在为某精装楼盘进行施工的吴先生还称,主材的采购权从名义上看无论是给了开发商,还是施工方,最终确认使用权的还是开发商。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方和所谓的第三方监理,如果还想继续干下去,对于材料质量只能“看”无权“管”。
面对开发商采购来的质量参差不齐的主材,施工方是否有底线?对此,吴先生直言,别让隐蔽工程别埋下“安全隐患”是底线,至于主材产品的质量他们通常选择睁一眼闭一眼。
调换产地
进口品牌为进入高端楼盘压低成本
据某位德国品牌橱柜的高管回忆,当年,进口橱柜在人们心目中属于高档奢侈品,但在零售市场上,由于一些消费者已经开始重视厨房生活,说服一部分有钱人购买高档橱柜相对容易,但以同样品质向精装及工装项目推进并不容易。
北京的高档楼盘常常愿意与名牌建材合作,借势提升价值,面对这类高端工程市场,任何一家不甘落后的品牌都会动心。于是,他们在与开发商多次接洽后决定,为了进入这个市场,又摸着了开发商想要品牌但不那么苛求品质的脉搏后,该品牌的德国总部也默许:在中国找个厂合作制造。
当年,购买这个高档楼盘的消费者只知道他们家是某某品牌德国橱柜,而交到手上才发现,尽管没什么问题,但橱柜的细节与品质无法与该品牌专卖店里的任何一款橱柜相提并论。
装修施工单位“被迫垫款”
催生“精装问题房”
“精装房的装修质量参差不齐,购房者实难判断。今后,即使开发商承诺精装修不要钱,我也不敢买了,宁愿买毛坯房自己装修,图个踏实!”两年前有过购买精装房经验的消费者刘先生,选择对精装楼盘项目敬而远之。
房屋装修到底有多难?为何从精装房首次露面至今,开发商和施工方用了20年的时间也没能让这一环节步入高质量和单纯的阶段?
某位已远离精装工程,改投家装行业的装修公司负责人耿先生直言,从技术角度上讲,开发商和施工单位想做出各方面都过应的精装修并非难事。但由于这件事涉及了精装房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被迫复杂化了。
提到精装房产业链中的灰色地带,多数靠接工程单为生的施工单位表示有苦难言,而这中间的“苦”字,正是施工方降低主辅材采购标准及在装修质量上打折扣的主因。上文提到的耿先生告诉笔者,虽然施工单位会与开发商签订精装协议,但协议中对开发商的付款方式和付款截点的要求模棱两可。于是,只“循环欠款”这一招,就常常令施工方无所适从,只得持续垫款。手里没有充裕的资金,却想按时完工拿到尾款,施工单位不得不选择“降低材料标准和工程质量”。试想,在这种环境中装出来的房子,想没问题都难。

![]() |
1
2
|
![]() |
相关新闻:
-
-
全球唯一存活大熊猫三胞胎性别揭晓:一雌两雄
全球目前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满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公布了三胞胎性别:一雌两雄。
-
-
2015年家具业还得过苦日子
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部分企业倒闭,而想扭转乾坤的融资手段也有可能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详细]
-
-
李良辉:商人的头脑 农民的心态
太子家居董事长李良辉随时提醒自己:“要有农民的心态。”…[详细]
-
如何洗澡更舒适?
资讯
财经 · 房产
汽车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