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大都市发展模式侵蚀人居幸福感
2011末,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已拉起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大幕。
城市,本该让生活更美好,但发展步伐太快,空气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紧张等“城市病”逐渐显现并加剧,正削减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王受之: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减轻大城市负担 老百姓才有好日子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农村人进城了,城市化来了,这是难以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它来得太着急,在城市还没做好思想准备之时。于是,管理者在面对转型考验之际只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交通拥挤就限购,住房紧张就开发新区。
“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都市化问题”在王受之看来,中国大都市多以“功能纯化”理念分割城市肌体,将所有功能压在很小的面积上,中心区域不堪负荷,但周边城市只承担单一功能,于是,功能纯粹的“睡城”相继出现,与“睡城”相应的就是“堵城”。
审视目前的中国城市现状,王受之坦言,按照现有的模式发展,中国未来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城市规划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雅各布斯也曾说过,城市之所以生动,在于城市功能的综合性,而不是单一性。于是,王受之提出解决方法:从行政层面平均分配资源,让中小型城镇的发展超越大都市,也就是说,只有减轻大都市的负担,完善周边城市的教育、文化和医疗配套,才能让老百姓在小城市里过上舒服生活。
政府应正确投入低收入住房 经济放缓房产品质更好
房价一路飙升,面对“融不进”的困境,有人选择迷途知返,也有人苦苦挣扎,但欲望仍刺激着更多的人梦想进来,挑战城市原有人口忍耐力的同时,也激化社会矛盾。
“中国农转工规模史无前例,在西方发展史上绝无相似模式可参考”研究国外都市化发展多年的王受之如是说,“我们需要走自己的路”。
廉租房与经适房为城市管理者解决矛盾的法宝之一,但目前乱象横生,王受之也批评现有的经适房政策很容易养成懒汉思想,希望政府能够多考虑如何正确投入低收入住房。“我们可以向香港和新加坡借鉴成熟经验”对于学习对象,王受之认为不必舍近求远,我们身边地区就有做得相当不错的。
鉴于政府考虑多执行难等一系列问题,学者王受之更愿意与地产商合作,即使不到3%的实现机会,他仍用这种方式将国际居住理念带给中国。对于目前中国房地产存在的问题,他也看到很透彻——克隆DNA,将产品固定化。即使无奈,即使看不到新城市化产品的多元化,但他也深知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只有经济放缓了,卖楼速度慢下来,才有成熟的地产项目,产品品质也才会更好”,王受之说。
居住未来方向——现代物质中国精神
西方文化因素涌入中国城市,并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少人渐渐形成这样的意识:西式布局的房子彰显主人地位,西方生活也更尊贵。然而,这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我们幻想的西方生活并在不存在,大部分西方人都无法享受。为此,王受之出版《巴黎手记》、《威尼斯手记》等作品,希望引导大家认识真正的西方。
面对中国生活的改变,有人认为是崇媚洋外,有人认为是社会进步,但王受之更愿将它看成阶段性发展产物,并归咎于民族的不自信。对于未来,他依然信心满满,原因很简单:我们骨子里始终是中国人。他坚信,若干年后,中国人一定会更喜欢传统室内家具,更喜欢中国水墨画,但这还需要一个阶段:等经济发展起来,民族的东西自然会浮现。
不管怎样,西方人创造的现代物质文明给予更多的方便,今天的我们应尽情享受,使用现代化交通工具,住现代化结构建筑。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更享受5000年沉淀下来的中国精神文化,也只有它让我们更充实,更有共鸣感。采访结束之际,王受之坚定地说:“现代物质与中国精神的结合,这就是中国居住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页有凤凰家居采访实录)
相关新闻:
-
全球唯一存活大熊猫三胞胎性别揭晓:一雌两雄
全球目前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满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公布了三胞胎性别:一雌两雄。
-
2015年家具业还得过苦日子
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部分企业倒闭,而想扭转乾坤的融资手段也有可能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详细]
-
李良辉:商人的头脑 农民的心态
太子家居董事长李良辉随时提醒自己:“要有农民的心态。”…[详细]
-
如何洗澡更舒适?
资讯
财经 · 房产
汽车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