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认定标准缺失 消费者需警惕精装修陷阱
在享受着精装修房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开发商无疑也承担着相当的风险。近日,甲醛超标的安信“毒地板”事件,就让万科、龙湖等众多知名房企深陷其中,“地板门”也再次对精装修房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在“全装修交房,拎包入住”的促销口号之下,精装修房源种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在弊端渐渐浮出水面。
何谓精装修
相对于毛坯而言,批量精装房分为简装修与精装修两种。根据2002年由建设部制定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要求,精装修住宅在交房屋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
不少业内人士称,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允许销售毛坯房,只允许装修过的具有硬装标准的房子才能在市面上销售,因此精装修房肯定会成为今后商品房销售的主流。然而推广至今,精装修房仍然在商品房内所占比例不大。“精装修房难以满足业主个性化需求”,被认为是其推广不力的主要原因。此外,有装修业内人士报料称,精装房对外公布的装修标准普遍是实际成本的3倍,不能在人工上省成本,只能在材料上动手脚,导致精装房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一些购房者宁可选择自己装修,也不愿意假借他人之手。
精装修陷阱认定标准缺失
精装修房在验收上是否有相关部门或依据来规范?据了解,目前精装修房尚无行业标准,且在监管层面,也没有一个关于精装修房的交房验收标准。在两者缺少的情况下,精装修房出现问题自然不可避免。
以地板厚度为例,国家并没有相关标准说地板面皮厚度一定要到多少,这些标准目前都由地产商和地板提供商说了算。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各种问题地板也就屡见不鲜。
业内人士认为,精装修房的认定标准之所以迟迟不能出台,主要原因在于精装修的标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不适合搞“一刀切”。
施工质量
消费者不能从始至终监控精装修房屋装修过程,所以很多业主会对工程质量心中无数,这时,可以利用购房合同来弥补其中的缺陷。首先,在合同里明确工程适用的施工规范,可参照建设部颁布的“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其次,合同中应明确工程验收标准,建设部有适用于全国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三,合同中应明确装饰工程的监理公司,要求开发商最后出具合法监理公司的报告。
装修保修

![]() |
1
2
|
![]() |
相关新闻:
-
-
全球唯一存活大熊猫三胞胎性别揭晓:一雌两雄
全球目前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满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公布了三胞胎性别:一雌两雄。
-
-
2015年家具业还得过苦日子
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部分企业倒闭,而想扭转乾坤的融资手段也有可能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详细]
-
-
李良辉:商人的头脑 农民的心态
太子家居董事长李良辉随时提醒自己:“要有农民的心态。”…[详细]
-
如何洗澡更舒适?
资讯
财经 · 房产
汽车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