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家居店关人歇弃商而去
20位集美家居天津分店的商户向有关部门写“求助信”,反映集美公司在事先未通知的情况下强行关店,令商户无法经营,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或有8000万元“打水漂”
写“求助信”的某灯具公司老板王冬说:关店之前,自己并未收到商场给出的搬迁或撤店通知,也没有工作人员与他沟通。他透露,自2011年7月9日进入该商场租赁了500多平方米店铺后,仅前期装修就花去80多万元,交给商场的一年租金也有30多万元。“而现在看起来都要打水漂了。”他沮丧地表示。
据王冬估算,受关店影响的商户约400家,按每户最少投入20万元计算,预计有8000万元收不回来。更让人沮丧的是,“大家在第一年几乎都赔钱,刚有点起色,就要关店了。赔钱不说,还搭了不少培育市场和品牌的心血。”
对于与商户的纠纷,一位商场招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她透露:“总经理几天前到北京总部开会了”。
据了解,集美天津店建材馆开业时,尚有79%入驻率,但随后生意萧条,让许多商户陆续撤离。集美方面一度也想继续支撑下去。2011年底,集美家居总裁赵建国在每月的商户见面会上安抚各位商户。他表示“集美会用北京大红门店一年的利润或投资法国红酒的利润补给天津店。”
成也“集美速度”,败也“集美速度”
但随后商户发现,2012年春节过后,集美开始大幅裁撤员工,原本每楼层四五个的工作人员逐步减少,到今年五月时就剩一个人;电梯也大量关闭,原本22部电梯,仅有2部滚梯在运行。
更让商户们担忧的是,2012年4月份,商场工作人员,包括集美高层都纷纷向外放出卖场改超市的风声。6月份,集美方面更是加大了催款力度;7月份,连天津集美店长丁萍也明确表示8月份会闭店。
那么,是什么造成选址还不算糟的集美家居纷纷关店?一位知情人透露:“是集美过度倚重租赁的发展模式。这种租赁模式,在企业招商和经营的前期,还比较适用,但一旦形成规模后,租金成本便成为企业进一步扩张的阻碍。
当然,快速扩张、相应配套设施和店面管理跟不上,也是爆发危机的原因。公开资料显示,传出撤店消息的集美厦门店、天津店和水屯店开业间隔时间都很短,分别是2010年11月12日、2010年11月20日、2011年9月4日。正是这种自相残杀的密集式开业,击垮了集美,让集美领略到成也“集美速度”,败也“集美速度”的苦涩。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曾警示,国内多数家居卖场都是租赁物业经营,逐年上涨的租金令驻场商户不堪重负,而商业地产升值更让“二房东”无力承担“大房东”的涨租压力。
当然,外部市场环境的恶劣也是集美接连关店的深层次诱因。9月初,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具景气指数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上半年销售总额同比下降7.66%。建材销售的长期疲软,成了压倒集美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关新闻:

-
-
全球唯一存活大熊猫三胞胎性别揭晓:一雌两雄
全球目前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满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公布了三胞胎性别:一雌两雄。
-
-
2015年家具业还得过苦日子
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部分企业倒闭,而想扭转乾坤的融资手段也有可能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详细]
-
-
李良辉:商人的头脑 农民的心态
太子家居董事长李良辉随时提醒自己:“要有农民的心态。”…[详细]
-
如何洗澡更舒适?
资讯
财经 · 房产
汽车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