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路:设计就要寻找新的可能性
无样
在设计公司里发现的困难并没有磨灭一个心怀希望的建筑师的新锐精神。今年的上海,在时尚与设计间又多了一个新建筑事务所,这个花费5年时间写一篇探讨建筑表皮可能性论文的建筑师开始以无样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师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这家事务所由他和一群实习生组成。“你知道现在雇人都很贵。”他有点讪讪地说。不过这并没有打消他自立门户的决心。
无样与“无”和“样”有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留学时,冯路就开始设想他的建筑事务所的名字,这种设想基于国内一直以来对样式和手法的盲目追捧。“无”不是没有,是先秦哲学里的“无”,简单地说,就是“有”之前的那一瞬间。“样”是样本、样板、样式,例如,我们都知道的“样式雷”,不仅是样式,也是一种风格。所以,“无样”就是要从固定的模式、僵化的样板和时髦的风格中退出,退到“有”之前进行反思,以寻找新的可能性。但这是一种态度,如果说是探索,也只是刚开始的阶段而已。
此刻的冯路,伴随着新事务所的萌芽,希望尽快获得项目,在项目中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思考理念,“对工作室的期待,我想每个阶段应该都会不一样。目前的期待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尽快地造几个房子出来,既是学习,也是探索。同时,也要注意检视自己的工作方法,保持理论思考和学术研究的敏感度。”
他有自己坚定的建筑观,“建筑作品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是否表达了时代特征、重要转折点和新事物的典型性特征,是否开启了新的认识模式和建筑学认知领域,是否创造了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我希望朝此努力,但是现在做不到。”
西扎,这个获得建筑界众多国际重要奖项的葡萄牙建筑师成为冯路认同的人,“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有一种安静的力量。这让我更坚定了自己对于建筑的判断。西扎对我而言是传统建筑师在当代的典范,他的建筑最关键的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形式带来的空间体验。”以设计为研究作为专业的冯路,一直试图拉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正在寻找独特设计方法的阶段,他坦诚也受到西扎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内化于一种对生活的提炼,而不是泛泛的空间或者手段的趋同。他也欣赏库哈斯在书写理论时的坦荡和激越,这个在中国设计了被很多人赞扬也被很多人讽刺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设计师,被冯路评价为,“他揭示了一些当代城市和建筑学出现的新问题,而大部分人对此是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的。这也让我正视中国当下面临的状况。”虽然很多人认为库哈斯的理论和他的实践有着价值取向上的较大差异,但是冯路显然有不同的解读。
冯路的理论之路从未曾停歇,尤其是他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研究方向,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几十个人涉足的领域。他在南京大学担任兼职教师,并教授研究生设计的课程已经有3年的时间,与大部分毕业于瑞士苏黎世高工建筑学院的教师不同,冯路的中国建筑学背景显然具有独特性。一些专业院校开始关注这个在中国只做了一个作品的建筑师,冯路获邀四处讲学,并开设讲座。几乎是在同时,他成为了多家专业建筑媒体的特约编委。
对不同艺术形式和思考方法感兴趣的冯路,将对建筑的探究延展到出版、展览、当代艺术和平面媒体等方面。在去年参加了跨界者李巨川策划的建筑艺术活动后,于今年3月参与了于北京举办的美术馆设计研究展,在刚刚结束的成都双年展上也有人看到了他的城市研究作品。明年即将出版的建筑思想评论系列丛书中,冯路作为作者之一,整理了自己在过去10年间的文论呈以汇编。在不间断地尝试中,他的兴趣变得更从容、更有趣,可是他依然只做了一个项目。
这个社会中有很多建筑师,随着社会的包容性逐渐增强,专业方向的逐步细化,建筑师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自我的疆域也将更加宽广。在实践层面上,有的建筑师可以一年内接手多个项目,每个作品都能很好地掌控,然而,也有一些建筑师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但却安静地说:“我希望保持对理论的研究状态。“当然,冯路最新的建筑作品会在明年开始建造,无样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相关新闻:
-
-
全球唯一存活大熊猫三胞胎性别揭晓:一雌两雄
全球目前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满月,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公布了三胞胎性别:一雌两雄。
-
-
2015年家具业还得过苦日子
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部分企业倒闭,而想扭转乾坤的融资手段也有可能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详细]
-
-
李良辉:商人的头脑 农民的心态
太子家居董事长李良辉随时提醒自己:“要有农民的心态。”…[详细]
-
如何洗澡更舒适?
资讯
财经 · 房产
汽车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