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非常道

09
2012.09.21

“洋家居巨头溃败 没有看起来那么坏

导语:9月13日,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宝宣布关闭在华剩余7家建材门店,转型专业零售店和电商。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此番收缩被认为是外资家居巨头在华战略失败的标志。然而国内家居建材渠道商过得很好吗?事实真有看起来有那么坏吗?[事件:外资家居巨头中国大溃退:宜家代工厂决裂 家得宝关门] [网友评论]

东莞名家具展

家居巨头折戟:外来和尚念不好经?

遥想最辉煌的2006年,百安居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在27个城市开出了60家连锁店,能够进入百安居销售是众多家居品牌的梦想...

家居洋超市节节败退

9月13日下午,家得宝突然关闭了在华所有的七家建材门店。家得宝是最早进入国内的外资家居卖场。作为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此举打得人们措手不及。[详情]

实际上近年来一众外资家居渠道商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家得宝近年来连关北京、天津多家门店。世界第四大建材零售商乐华梅兰北京大郊亭店也在去年7月悄然停业。而百安居则在06年迎来了转折,至今连续6年亏损,关店数十家。[详情]

零供矛盾激发

除了经营不善导致关店危机,外资家居渠道商的管理模式也引发了供应商或经销商与渠道商的矛盾。市道低迷则将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百安居长期以来有高额返点、拖欠货款的前科,曾经导致众多品牌叛离。日前又爆出欺凌小供应商事件。今年7月,也许百安居等连锁渠道与供应商矛盾激化已久,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国家五部委联合到百安居进行调查,了解供应商与渠道商的合作现状。[详细]

而宜家尽管保持增长态势,但近日却遭指责其压榨供应商。供应商称随着成本上涨,按照宜家的质量和价格,生产成本高于供货价,导致企业转产甚至倒闭。有有的则被宜家以质量问题为由单方面停止合作并停止支付货款。最近,十余家前宜家供货商创办了嘉宜美家具公司,意图复制一家模式与宜家“对决”。 [详细]

家得宝关店影响了一大批员工和供应商

外资渠道商收缩大事记

2005年4月 德国第一大建材超市欧倍德将中国业务悉数转让给英国第一大建材超市百安居。

2011年7月 世界第四、欧洲第二大跨国装饰建材零售集团乐华梅兰关闭其位于北京的大郊亭店,这是它进入中国市场仅有两家店中的一家。

2012年1月 百安居再度关闭南京店,2年时间内店铺总数从63家减少至40家。

2012年7月 全球最大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家居代工厂不堪压榨与之决裂,之前频曝质量问题。

2012年9月 全球第一大的建材超市家得宝关闭其在中国的所有7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公司的业务重点将转型到专业零售店和网上销售

外资渠道商短板由来已久 行业寒冬加速调整

实际上外资家居渠道商自入华以来就呈现出与本土家居卖场与众不同的一面。有些被称为特色,有些则被认为是“不了解消费者和供应商。

DIY模式不符合国人消费习惯

几乎与外资渠道商在中国同时出现的,是关于其“水土不服”的言论。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家居建材产品后委托装修工人进行施工的消费习惯,与外资建材超市极力推广的DIY理念相去甚远,这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超市模式的接受度普遍不敌传统家居卖场。百安居华北区总经理陆维克坦言,百安居一直希望将零售DIY的理念引进中国,但直到进入中国市场12年后,DIY的理念还需要一点一滴地继续渗透。[详细]

展示模式于品牌商不利

另外,超市式的产品展示模式也对高端品牌或高附加值的品牌不利。高端、低端品牌被一视同仁,无形之中就阉割了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优势产品。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对品牌和产品质量不甚了解的消费者往往会简单从价格上货比三家,而那些价格上高人一等的知名品牌也就不免沦落为人们优先放弃的对象,而知名度较低、品质略逊一筹的低端产品则依仗着价格优势,往往成功俘获消费者。而这也是大品牌不爱进超市的原因之一。 [详细]

此外,外资渠道商还有产品与本土卖场同质化程度严重、价格缺乏竞争力、选址偏离热门商圈等问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商家的亲合力同时流失,一个企业也就很难再发展得好。

行业寒冬激发零供矛盾

如果市场环境好,供应商即使在微利状体下也能通过走量获得发展,也许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矛盾不会那么激烈。9月初,中国建筑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具景气指数(BHI)显示,今年6月BHI为119.61,环比上升8.26%,创出年内新高,也打破了往年6月份BHI比5月份低的规律;但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上半年销售总额同比下降7.66%。分析可得,内外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且下半年形势仍不容乐观。恶劣的市场环境让长久以来的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账期较长的百安居和坚持低价策略的宜家自然被一再提起了。 [详细]

DIY模式目前在国内不成气候。

DIY模式目前在国内不成气候。

关店不等于失败 顺势而为方为生存之道

洋家居超市关门自有其原因,但关门的并不只是外资企业,本土家居卖场也面临关店危机。

本土卖场也现关店潮

据统计,从去年8月份以来,北京12家各类家居建材卖场正式关门,另外还有5家商场正在准备搬迁或撤场。这些卖场的经营面积大多上万甚至几万平方米。

据日前媒体报道,20位集美家居天津分店的商户向有关部门写“求助信”,反映集美公司在事先未通知的情况下强行关店,令商户无法经营,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而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今年也有关店的报道。

换言之,无论是家得宝关闭在华的所有7家大卖场还是百安居持续亏损,实际上是这一轮国内家居市场持续低迷的冰山一角。 [详细]

关店潮是行业的自我调整

事实上近几年来,虽然家居行业大扩张,不断新增家居大卖场,但是家具行业的顽疾和问题也十分明显。

一方面家居产品价格非常不合理,流通环节众多让终端价格居高不下,引得消费者叫苦连天。

另一方面卖场本身的类型和产品的种类、质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竞争非常激烈,家居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从这个角度说,包括家得宝在内的家居大卖场纷纷关闭倒闭,实质上就是行业的大规模洗牌,是行业的自我调控,回归合理、理性规模和趋势。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淘汰同质化严重的家居卖场、淘汰家居产品价格特别高的家居卖场、淘汰不符合大众消费的家居卖场,留下优质的家居卖场继续健康发展。 [详细]

战略调整不等于打败仗

实际上我们大可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近期的关店或转型现象。全国工商联建筑建材商会会长张宏权表示,在当前不景气的市场下,家居企业积极调整战略,这是一种勇气的表现。

只要企业整体运营稳定,日常过程中部分门店的“有开有关”纯属正常,而目前关店现象在国内几大家居流通巨头身上均有体现,这可谓是在楼市调控愈发渐紧的阶段家居企业顺应市场的一个表现。

实际上家得宝关闭在华所有家具建材零售商店,也算是在华市场战略的调整。据介绍,公司日后将专注发展专业零售店和网上销售。据透露,最近该公司在天津开设的两家专业零售店,而其与京东已达成了合作协议。

集美家居总裁赵建国也认为,“调整卖场结构是公司战略规划,它不等于打败仗。 [详细]

市场环境转冷只是压倒外资渠道商的最后一根稻草,其经营模式不符合国内市场需求才是根本原因。然而这样的调整也不见得不是好事。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对自己,对消费者都是好事。

家居非常道

凤凰网家居频道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杨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