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除了手艺男神,还有什么值得跪拜? 】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被评为"萌萌哒"的纪录片赢得不错的口碑,不同于其他纪录片拍摄手法,该片充盈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如写到木器组修复师吃"御杏",年轻的女修复师在故宫骑车穿梭,旁白还补充说"之前只有溥仪这么做过",这些生活闲笔为该片增色。除了这些充满生活意趣的小细节,纪录片里各种隐藏着传承古人智慧的细节也不容忽视。这一期小编继续深扒《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那些你想知道的传承。
我国各行业历来有"师带徒"的传统,以往徒弟想要学艺,往往"跟师三年",再"学艺三年",最后还 "谢师三年"。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学徒学技在身再教授于下一代学徒,技艺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中传承下去。
故宫文保科技部各个组都采用古老的师徒制,各品类的修复专家无一例外,入故宫博物院后都要拜师学艺。青铜组、钟表组、陶瓷组、木器组、书画组等科室目前仍有师父带徒弟共同主持修复工作;其中,宫廷钟表、漆器、书画等品类的修复技艺传承已有4代。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有一个特殊规定:不准加班。实行朝八晚五的工作时间制度,五点准时下班。文物修复工作更要求修复师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细心的态度对待工作,所以身体健康是基本的条件。这是文物修复工作的特殊性,更强调慢工出细活。
静以修身,是一种精神境界。处于静中,才有空间思考,以养性、养心。修复师们对工作的体悟都反映出他们心中的平和,一份需要沉得下心来的工作培养出一颗淡泊安静的心。
《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2016年1月7日在CCTV-9播出的纪录片。本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历经5年的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总长三集,每集展现几类关系密切的文物修复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