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75㎡极品学区房:走路上学闹中取静,还变出日式庭院?

南京75㎡极品学区房:走路上学闹中取静,还变出日式庭院?

在市区里,闹中取静弄个小院子,一家人悠然自得地住在里面,吃饭、交谈、看书…是多少人理想中的治愈系生活?

在南京,就有这样一个家庭做到了,他们的家简简单单,干净治愈,冬去春来,在院子里补上花花草草,温馨度过。

这是屋主很早买的一套75㎡学区内老房子,原本一家四口住在郊区,等家里小朋友到了上小学阶段,为了上学方便,于是决定搬回来。

经过时间的洗礼,这套老宅保留着独立又宁静的气氛,但将近40年的老房,有着低层高、封闭格局、湿气重、单面采光的bug。

改造前布局图

设计师从改变格局、调整生活动线入手,整合了既有功能空间,拯救了暗厨暗卫,还把原木日式风格延伸至空间的每一处,还原了温馨、朴素的生活模样。

建筑面积:75㎡

户型:三居室

装修花费:55W

房屋坐标:南京 鼓楼区

认识Ta

设计师 辛举鹏

90后设计师,主要涉及私人住宅空间 咖啡店铺设计。

热衷于探索研究 细节 工艺 材料 ,赋予空间创意与重塑空间秩序的设计理念,以全新视角应用,挖掘独特的设计语言。

尽管一周里只有四五天在这里居住,但一家四口一起生活,还是需要大人、小孩各自独立的空间。

改造后布局图

刚好三室格局能够满足,所以设计师把改造重点放在了改善老宅问题提升居住质感上:

◯ 用钢结构重新加固和修复原有的建筑,解决老房子的一些潜在安全问题;

◯ 重新安装暖通新风设备,改善位于一层老房子的湿度问题;

◯ 打通主卧和阳台的墙,引光入室

◯ 软装采用日式风格的家具搭配,营造舒适、自然、温馨的原木家居风格。

古都南京,本就是一座拥有浓厚历史沉淀的城市,宅妹能想象到,在这样一个庭院小宅里,时光轮转,白墙木椅之间重新点亮徐徐家灯,美好生活的故事开始续写

01

解放卧室阳台

阳光和风迎来送往

改造前·主卧

主卧里本来就不大的面积,还在临窗位置的生活阳台里,塞下了淋浴间和洗衣区,只有半墙的窗户让湿气挥之不去,导致室内“湿上加湿”

考虑到屋主夫妻对卧室空间的需求只有休息就够了,所以生活间的功能被“置换”到对面房子的空间里去。

得到解放的阳台变成了休闲区,院子和卧室在这里形成关联,阳光和风都能自由进出、迎来送往。

墙体都用木饰面做了包裹,和地面在视觉上融为一体,整体感更强,夜间只保留一个落地灯和顶部射灯,就充满了柔软静谧的氛围。

还把狭窄的门洞扩宽,减少墙体对光线的阻隔,让昏暗的卧室变得明亮和煦,坐在卧室里头也能把院子的景色尽收眼底。

落地玻璃窗代替了原始的老破窗户,品茶、阅读、偶尔办公,起身就能直接走到院子里,重现记忆里小时候嬉闹在院子里的生活场景。

重新铺设木地板的卧室,搭配“失物招领”的木作家具,简单布置就已经极度舒适。

格栅造型的实木衣柜,一股复古韵味扑面而来,对收纳需求不多的屋主来说实用性足够了,也能更好地保持通风,改善潮湿。

02

醒老宅的院子

捕捉一年四季的美

改造前 · 院子

两个房子之间的院子年深日久,隔墙也掉漆、发霉,闲置太久几乎被完全浪费掉。

忽略这些“硬伤”,院子反而是整个房子最特别的存在,功能上能作为屋主一家的户外活动场所,情感上更是连接屋主孩童时,在院落玩耍生活的美好回忆。

所以,设计师重新设计了庭院布局,因为两个房子之间存在着高差,做了架空处理后,用塑木材质的户外地板做了两层叠梯台阶,串联起两个屋子,即使是雨季也能快速排水,不会造成积水损坏地板。

接着重新粉刷墙体,多了加固和防水处理,并在墙檐下安装了暖光灯带,和地板灯带呼应。

暮色降临时,窗内暖黄色灯光氤氲,营造一种回家的感觉。

设计师说,为了一年四季都绿意葱葱,在庭院的植物园特意选了枫树、芙蓉菊、黄金香柳、松果菊,以及一些驱虫植物。

长势喜人的树干和白墙、阳光构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繁茂枝叶送到儿童房窗前,别有趣味。

水池是不锈钢材质,保水性好也容易打理,土壤也选的去虫的树皮土壤,减少院子虫害。

一侧的活动空间只留了一个洗手台,方便打理植物园,也为日常屋主一家在这里烧烤、做游戏等留出充裕空间。

新安装的电动遮雨帘,夏凉冬暖,下雨时也能放心在室外聊天、喝茶小聚,收起来就像一个盒子,完全不占空间。

03

开放式餐厨空间

记忆里的人间烟火

改造前·厨房

进门玄关就是餐厅,跟入户通道重叠挤在一块,厨房内部光线昏暗,餐厅吊顶压抑,空间感逼仄。

于是拆掉笨重的双边推拉门,将厨房做了开放式设计

冰箱从厨房空间挪出来,用嵌入式放置在厨房和餐厅交界处,释放一部分厨房台面。

冰箱的柜体做到通顶,上部还能存放厨房用品和瓶瓶罐罐,不浪费一点垂直空间。柜体颜色和壁橱一致,视觉上更连贯简洁

四周铺贴经典的白色小方瓷砖,显得狭长的一字型空间,格外干净透亮。

四人餐桌椅划分在居中位置,四周形成流畅的动线关系。

而没有了门的阻碍,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分享今天的趣事。

浅色原木是餐厅的主基调,樱桃木家具也都是摒弃了繁复的造型,辅助以温柔的暖色灯光,营造通透灵动的氛围感。

并且提取了家具的细节在空间中延伸,像极窄的门框包住厨房的门洞,墙面用木隔板做了小型置物架,丰富了空间层次。

搭配地面的水泥复古砖,还原充满亲和力、人间烟火的生活气息。

04

爆改老破小屋

大人小孩都喜欢

改造前 · 次卧

既然是2个小朋友的卧室,为了让他们能够住的更自在舒服,所以尽可能地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只要两张并排的定制原木小床,一个靠墙边柜来收纳衣物。

其他多余的装饰、物品统统不要,空间更显大,床头的半墙面也只是做了原木风格上的延续,看起来更温馨自然

原来的窗户也改为落地玻璃门,光线更好了不说,小朋友不用弯弯绕绕就可以直接走到院子,日常就感受到庭院的一花一草。

改造前 · 杂物间

隔壁完完全全是杂物间,而且墙体变形严重,顶部漏水,地面返潮,简直是“危房”。

于是设计师做了顶部、墙面的轻钢结构的加固,又重新修补了地面铺上水泥砖,把洗手台功能外置,和旁边的洗烘家电作为家政洗衣区。

另一边变成屋主的办公、书房,小朋友也可以在这里写写作业、看看书。

卫生间保留了收纳和洗漱功能,舒适便捷。

大隐隐于市的小院落,藏着简化的日式园林,流水和造景,跃动的小池塘牵动了儿时记忆。

当充满年代感的家具回到我们身边,现代的棱角也被打磨回原本的弧度,和亲近的家人讲起老故事,或许就是最简单的幸福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