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知夫妻掏空6个钱包,买下满是bug的51㎡老破小:为房所累,就是普通人的快乐

北京高知夫妻掏空6个钱包,买下满是bug的51㎡老破小:为房所累,就是普通人的快乐

知乎上有个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厌恶买房了?”

有人列举出数据论证,中国人平均购房年龄在27岁,而西方国家的人到了中年才买房。

甚至,还有人拉出大佬的事例,只为佐证自己的观点——“年轻人不应该过早买房,让房贷成为自己的压力与羁绊”。

比如马云拿着五十万,没买房,创办了阿里;丁磊拿着五十万,没买房,创办了网易;马化腾拿着五十万,没买房,创办了腾讯;巴菲特拿着婚前存款,没买房,选择了投资。

可这些人却没有说,马云他爸是曲艺大家,创业前就住在西湖边上的大平层;马化腾刚毕业就是万中无一的翘楚,自己研发的软件随手能买一套住房;巴菲特创业是在19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楼市才刚刚有了需求。

且不说大佬们的成功难以复制,在大城市房价高企不下的当下,赚钱的速度真的很难跟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当然,不是说没有能力与运气俱佳的幸运儿存在,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买房是人生中只能做一次,输不起也赌不起的事儿。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即使掏空当下全部积蓄,也要选择先买房,给自己一个安定、舒适的住所。

这对生活在北京的年轻夫妻便是如此。

为了买下一套槽点拉满的51㎡老破小,他们几乎掏空了全家6个钱包。

户型:2室

面积:62.5㎡

花费:45W

位置:北京 海淀

这是一个几乎集齐了老破小所有槽点的房子:

1.房子是没有玄关的,进门见客厅,一道承重墙切断了房子的南北采光,室内通透性较差;2.2m²不到的小暗卫被夹在中间,淋浴和洗漱台的功能高度重叠;

3.连通两间卧室的交通过道属于隐形浪费空间;

4.封闭式厨房小且窄,操作台可使用的空间很有限。

好在,原始户型比较方正,不用大动格局,就能实现咸鱼翻身、完美逆袭!

改造前户型平面图

结合屋主的诉求,设计师决定围绕户型问题逐一击破:

改造后户型平面图

①无玄关户型,借助电视柜新增储物空间

入户门在电视墙一侧,结合电视柜的结构在进门位置新增两组柜子,打造出独立入户区。

柜子左右分布,用来收外套和鞋子。

右侧玄关柜厚度约30公分,超薄翻斗鞋柜用来收夫妻俩的常穿当季鞋;左侧衣柜进深60公分,冬季收三件羽绒服轻轻松松。

②洗漱台外移,新增衣柜,消灭隐形浪费空间

考虑到屋主想要干湿分离卫浴间,设计师将洗漱台外移至过道,台盆的管道改造走地面,提前做出3%的坡度,保证下水通畅。

过道宽约1.4米,靠墙一侧新增55公分厚柜体,作为主卧衣柜的收纳补充,同时收下扫地机器人等清扫工具。

闲置过道变多功能家政区,不足2m²的卫浴间实现干湿分离布局。

③打开厨房,小空间更要重视公区的通透感

为改善采光问题,将原狭窄的小厨房打开,与客厅连通,开敞的公区环境有效提升了空间整体的通透感。

由于屋主夫妻的工作是科研和互联网方向,两个人大多只在下班时间能在家见到,一个利于交流的公区布局,对他们来讲特别重要。

利用两组柜体在入户区造出一个缓冲空间,避免了进门见厅的尴尬,弥补实用性、私密性缺失的户型硬伤。

门左侧衣柜与电视墙一体式设计,柜内搭配抽拉衣架,60公分的窄衣柜也能轻松收纳4-5件薄外套。

洗漱台外移至过道,靠近玄关,不仅可以提高日常使用效率,避免“如厕早高峰”,平时进门洗手也方便。

厨房打开做成开放式后,橱柜延伸至玄关处,并嵌入冰箱。

冰箱的厚度刚好能起到视线遮挡的效果,避免进门就看到厨房台面的杂乱。

橱柜也衔接至厨房到走廊家政区的空间转折,板材将承重墙包裹,巧妙隐藏,视觉上清爽且统一。

入户视角看室内

拆除了厨房的非承重墙后,公区也被打通做成开敞的空间结构,客餐厨相互借空间,无形中增加了各功能区的使用面积,看起来开敞又明亮。

客厅区域小且紧凑,电视墙和沙发墙分别安排了储物柜,解决收纳空间不足的问题。

房子的原始层高约2.5米,设计师将柜子结合吊顶去做,一来能够增强空间的整体性,二来也能帮屋主节省定制成本,还解决了柜子过高不方便拿取顶柜物品的问题。

电视柜左侧专门留出一组40公分宽的展示区域,用来收纳展示屋主夫妻收藏的手办。

考虑到视觉上的整洁度以及日常打理的难度,这里没有完全做成开放格,而是选择了用长虹玻璃做柜门,避免落灰。

飘窗主要作为沙发座位的补充区域,增加就坐面积。

客厅与厨房之间是一半承重墙,一半非承重墙,将厨房打开后,承重墙的部分被包进了柜子里,两组柜子通过板材颜色进行功能上的区分。

沙发旁的书柜墙成为客厅中的亮眼装饰,35x35公分的开放格收纳力max。

开放式的餐厨空间增强了与客厅的连接性,同时也保证了一进门的视野能是开阔明亮的。

屋主夫妻平时下厨频率不高,选择开放式厨房既能让空间开阔,又能让家人间的关系更亲密。

利用承重墙及书柜的厚度做了一个60公分宽、1.1米长的双人位吧台餐桌,能作为厨房操作台的补充空间。

靠近餐桌的转角柜作为餐边柜使用。

柜子下方35公分深的开放格内预留了电源插座,屋主平时也可以在吧台办公。

地面水磨石瓷砖与木地板的拼接,增强空间层次递进关系的同时,也能起到功能区域划分的效果。

厨房内部依照取-洗-切-炒的下厨动线布局,橱柜向阳台做了延伸,这样一来,阳台既是洗衣房,也是厨房操作台的补充空间。

目前,这里主要用来放置电饭煲等厨房小家电。

原厨房管道分布杂乱,改造后利用定制柜将管道包裹隐藏,灶台旁结合管道尺寸定制了调味品收纳格。

借用部分客厅的面积,在厨房外侧靠近餐桌的位置新增了一个迷你水吧台,墙面安装管线机,不论在客厅沙发还是餐桌,接水走个两三步就能到达,原地喝水的快乐轻松get~

细节上,橱柜顶面做了一个25公分的外延,让橱柜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盒子,视觉上更整体、美观。

对不少当代年轻人来说,晚睡早起才是常态。

假设每晚能够睡足8小时,那一天中2/3的时间卧室都是处于闲置状态,对小房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

刚好,屋主夫妻因为工作关系常需居家办公,所以设计师在主卧叠加了书房功能。

结合窗口位置做了一张长约1.8米的悬浮书桌,桌下预埋钢架解决承重问题,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柜体,左侧为封闭式衣柜,右侧做开放格放书。

卧室仅通过两种窗帘相结合的形式,就能随意切换两种完全不同的功能状态。

白天学习状态时,光线过于强烈,透光不透影的香格里拉帘,刚好能让阳光变得温柔,起到保护眼睛的效果,也能有效保证卧室空间的私密性。

两侧窗帘则主要出于夜晚睡眠状态下遮光和隔音的考虑,从细节处提升睡眠空间的幸福感。

卧室另一侧是整面墙的大衣柜,主要用来收纳屋主夫妻的四季衣物。

充足的储物量能有效避免杂物堆积,让空间更显整洁。

次卧目前是给偶尔来居住的老人准备的,未来会当儿童房使用。

床是下方储物、上方衣柜的集合体,节省空间、实用性强。

考虑到床垫的高度,衣柜下方预留90公分的高度做下翻板,不怕衣柜打不开门,也方便倚靠。

次卧里有个生活阳台,这里目前主要作为休闲空间使用。

阳台右侧利用墙面做了一组杂物柜,柜子中间留空,未来可以放置屋主夫妻的书籍。

原卫浴间面积不足2m²,将洗漱台外移至过道,一来能将闲置空间充分用起来,实现屋主干湿分离的诉求,二是可以完善玄关功能,进门更衣-洗手的动线更顺畅。

(PS:洗漱台外移涉及管道改动,最好不要超过2.5-3米的安全距离)

洗漱台所在的过道刚好在房子中段,几乎0采光,为了改善这个问题,设计师在顶面安装了软膜天花进行补光,模拟光照效果,无窗也能自然亮。

湿区内部,马桶上方安装壁挂式洗衣机,作为这个家里的第二台洗衣机,方便屋主清洗贴身衣物使用。

水磨石大砖从地面延伸上墙,视觉上更整体且有一定的延伸感。

设计师还另外设置了一个洗手池,如厕后能立马洗手,不用再走到外面去。

这个原本槽点拉满51㎡的老破小,没有做任何大拆大改,而是通过一个个细节堆出生活品质、提升空间利用率,重新焕发了生机。

比起装饰性,这个家更注重的是空间实用功能。

毕竟,掏空6个钱包买的房,总要住的舒适称心,才算值回房价。

(文章来源:装个好房子,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