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的家,真的适宜居住吗?

8㎡ 的家,真的适宜居住吗?

写过许多极限住宅的我,头一次见吉井忍的 8㎡ 小屋,很是诧异。不过四个半榻榻米大小的家,与现代居住背道而驰,无洗澡间,无洗衣机,甚至连冰箱都是奢念。而她扎根于此,一住就是五年。

我抱着些许怀疑走入她的生活,却被她的“八平米经济学”彻底折服。原来富足的生活,并非全然建立在面积之上。如她所说: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

游历世界各地,

偏偏钟情最小8㎡ ?

吉井忍是日籍华语作家,前些年,她搬离了居住多年的北京,回到东京,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

说是重建,吉井忍却选择了一条常人不太理解的路——主动选择不便,每月花费不到2000元人民币,租住在东京一间只有8㎡的小屋。

吉井忍手绘的8㎡户型图。

8㎡ 是怎样的概念?

在日本的语境中,8㎡ 也被称作“四畳半”,它是日本传统建筑的茶室规格,也是日本建筑中最为标准化且最小的居住单位。

因为太小,大多日本人认为“四畳半”仅仅适合生活拮据的单身人士,并非久留之地。但凡有更好的选择,都不该长期居住于此。

吉井忍的8㎡生活实景(摄影:都筑响一)

吉井忍,则是个例外。

游历过世界,居住过台北宿舍、南法农场、北京公寓等三十多个房子的她,偏偏在这间最狭小的屋子,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富足之感。

她说:我还没有着急离开“这种地方”,也不打算买房,因为实际居住的感受并没有那么悲惨,极小的面积虽然会带来不便,但它的好处也不胜枚举。

上图为吉井忍刚搬进来时的样子。后来她买了张单人床,占了接近房间一半的面积。(摄影:吉井忍)

身居都市 8㎡,

也可坐拥全世界?

8㎡ 换来的财富,首先是经济上的。

折合人民币不到两千元的房租开销,在经济上给吉井忍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尤其对于喜欢四处旅游、看展的她来说,不必再为空置一两周的房子而担忧。

房租,不再是一种捆绑,反倒让她生出了随时出走的勇气和动力。

八平米厨房全景,烹饪基本都靠卡式炉来解决。(摄影:都筑响一)

再来是时间上的自由,与精神上的充盈。

身为自由写作者的吉井忍看来,为房子花的钱少,意味着每月不必工作太久。自由时间多了,房租压力一小,能腾出不少“娱乐费”,展览、电影或演出都能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

自打住进小房子,大城市的文艺资源被她充分汲取,看展览和去影院的次数,也比以往多了不少。

“新文艺坐”门口,附近的上班族常来这里看近期上映电影的日程安排。(摄影:吉井忍)

何况生活在基础设施相当完备的东京,即便没有浴室、冰箱与洗衣机,也不难捱。

洗澡就去公共钱汤,免去清洁浴室之苦;没有冰箱就到便利店即吃即买,省去了囤积食物的烦恼;洗衣服就到自助洗衣店去,幸运的话,还能与陌生人偶遇,收获他们的人生故事。

家附近的自助洗衣店。投币式洗衣间内景,翻翻杂志,看看来往的路人。(摄影:吉井忍)

日剧《First Love》的重逢一幕,也是发生在自助洗衣店。

“八平米房间确实给我带来除了金钱以外的许多快乐。因为房间的空间太小,洗衣、洗澡、娱乐或办公,这些该有的功能不得不转移到外面,这自然把我这个“宅”性特强的人拽出门外”,她说。

八平米如同生活的原点,只要走出去,便拥有了更大的世界。

浴场壁画下面贴的“入浴心得”,提醒大家先把身体洗干净再泡澡、浴缸里不要加太多冷水等。(摄影:吉井忍)

附近喫茶店老板大泽先生与吉井忍建立起深厚情谊,后因病离世。(摄影:吉井忍)

在充满不便的居所,

过最自在的生活。

吉井忍的“八平米经济学”,并非东京独有。

去年“情热招待”栏目写过的摄影记者尹夕远,也是小房子的践行者。生活在北京的他,执意租住在没厕所无厨房的 28㎡ 胡同小屋,与“不便”为伍,和“附近”紧密地联结着。

尹夕远的小屋,种满了植物。(摄影:路人饼)

于是在北京这样匆忙的都市,尹夕远反而过上了一种不必追赶时代的生活。

他说,平时出差,打个电话就会有朋友来帮忙喂猫。没事我也帮附近朋友收收快递,下馆子也能轻松约到人。大家都知道我的钥匙放在什么位置,谁要来直接进就好。

入住前和入住后。(摄影:尹夕远)

不会做饭的他,也极少点外卖。与其线上解决,不如到附近的餐馆去坐一坐。至于去屋外上厕所,对他来说是出门透气,而非麻烦。他坦言,“走出门”不仅更环保,也能获得更多与真实的联结。

与吉井忍一样,他也抓住了某种具体的、真实的、推门即世界的生活,这让都市的浮躁败下阵来,就此失效。

尹夕远的小猫末末在晒太阳。(摄影:路人饼)

他们并不迷信房屋面积与幸福指数的关联,比起为高昂的租金或房贷奔忙,反倒更愿意选择一种不占有的生活,以此去撬动更多可能。

正在打理植物的尹夕远。

八平米经济学,

给城市人的小启示。

当代城市年轻人,很喜欢用“宅”形容自己。而家,也演化成了一个万能的容器。

只要你愿意,喝咖啡、看电影、打电竞,甚至露营,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家里铺展开来。我们对舒适居所的热衷,也不断被刷新着。

吉井忍的书桌。(摄影:吉井忍)

追求舒适无错,但吉井忍的八平米小屋,却让我重新审视起眼下过于便捷、精致和同质化的城市生活。

毕竟在她之前,我从没想过,原来栖身一线城市,也能主动选择一种缓慢的生活,任城市的资源反哺于我;原来栖身一线城市,也能以一种轻快而自在的姿态,与人联结,真切地活着。

有大写的“ゆ(汤)”字的布帘,是钱汤出入口不可缺的。不过这种风景在不久的将来会比较难见到。(摄影:吉井忍)

家里的mini厨房。(摄影:都筑响一)

这种不同于媒体宣扬的都市生活,让我找到了当初读《东京风格》之感,想起都筑响一所写:

“同样的房租,在郊外能找到更宽敞的住处,但我们不干,一定要住在市中心的狭小房间里。与自己钟爱的书店、时装店、餐厅和酒馆做邻居,找个小小的房间,并把周围当成自己家的延展空间,在这个都市里,有许多持相同想法的人,一脸无所谓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东京风格》:无论修建多么恢宏的宅邸,一个人睡觉时也只需要2㎡左右的空间,再怎么敞开肚皮,也吃不下十人份的饭菜。房子虽然越大越好,但为了昂贵的租金和银行贷款而拼命工作,倒不如被自己喜欢的东西包围过着悠闲的生活。

都筑响一对“家”的定义,我很喜欢。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吗?当家的概念延展至社区,乃至城市,或许我们会放下一些对「大房子」的执念,多一些对真实生活的关照与捕捉。

走出门,城市也可以是一处流动的大型居所。

也难怪,据说得知吉井忍搬进八平米房间时,都筑响一的反应,也和其他人完全相反,他只是笑眯眯地点点头,说了三个字:那真好!

你呢?

你如何看待“八平米经济学”呢?

你的居住理念又是怎样的?

来评论区聊聊吧!

(文章来源:好好住,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