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10年,他租下的24㎡胡同小屋,竟然装下了阳光房和小院!

北漂10年,他租下的24㎡胡同小屋,竟然装下了阳光房和小院!

刚毕业那一年,我在北京工作,和姐姐一起租房住在五环,周末我们会坐上一小时的地铁,去胡同里喝下午茶,那时我俩一直在说,以后要一起租一套胡同的房子,去体验坐在院子里乘凉吹晚风的生活。

遗憾的是,后来我回了南方,胡同生活也成了泡影。

直到最近,我刷到一个胡同里的家,一下又重燃了我对小院生活的激情!

这个家在北京东二环的临街胡同边上,只有24平大小。

屋内12平,剩下的空间,竟然还容纳了一个梦幻玻璃屋,和绿植小院!

玻璃屋像咖啡馆、日式杂货铺一样美,抬头就望得见参天大树的四季变幻。

春天冒出了嫩芽,秋天落了黄叶,冬天迎来初雪。

老胡同里的新生活,有种“大隐隐于市”的宁静。

屋主是北漂10年的男生以太,经历过无数次租房搬家,他最终在胡同里找到了最舒服的生活状态。

在这生活了一整年,他收获了:闻得到饭菜香的烟火气、几百米内就能逛展的艺术氛围、闹中取静的惬意。

下面把话筒交给以太,请他来分享在胡同独居一年的体验吧~👏🏻👏🏻 

胡同里24平的家,大隐隐于市

大家好呀,我是以太,很开心来花花世界分享我在胡同里的生活~

我是一个北漂10年的打工仔,在很多地方租过房,最近一年才搬到胡同里的平房。

这个位置在东二环,面对着一片绿意盎然的街心公园。

最近因为居家办公,我呆在家里工作时,会把家门敞开,一边工作,一边看门外的春天徐徐展开画卷,也驱散了疲惫和困意。

一起来我家逛逛吧~

▼ 户型图

进门的右手边,先是看到我家的小玄关,有一个薄薄的贴墙小鞋柜,还有悬挂隔夜衣的地方。

右手边是一个全透明的卫生间,室内空间比较小,用玻璃有一种开阔的效果,不会显拥挤。

因为独居的关系,我不怎么需要考虑隐私问题,这种透明的卫生间,让我觉得很放松自在。

再往里走,会看到一盏“在值中”的小灯,这就是我日常办公的小书桌了。

书桌正对着一扇明亮的窗,窗外就是我的玻璃房。

迷你小厨房在书桌的对面,大约一两平米的空间。

我是湖南人嘛,在北方生活,也要偶尔做些家乡菜解解馋。

小厨房的空间正好可以满足我一人食的需要,东西不多,倒也有一番日式厨房的氛围。

再往里是一张上下铺的床,原本房东把上下铺都放了床垫。我就一个人睡,便把下铺的床垫挪走了,只留上铺做睡眠区

下铺的空间腾出来,铺上榻榻米,变身为一个小型的“观影区”。

我平常在这看电影、看书,或是放空、睡午觉。

屋子里12平的空间,虽然小,却像一个多功能盒子,把生活所需都容纳其中,让我踏实、安心。

来到屋外的玻璃房,这是朋友来我家最喜欢待的地方。

▼ 这个门是连通室内和玻璃屋的通道

乍一看,就很像一个咖啡馆、一个日式杂货铺,来到这可以冲咖啡、读书,天气好时,也可以仰头晒晒太阳。

置物架上收集了十几款美貌的杯子,还有一台黑胶唱片机。

玻璃屋还有个门,走出去是一小块露天区。

这背靠着一棵参天大树,之前初春时,我看它在悄悄冒新芽,过了两周再看,它就长出了茂盛的、郁郁葱葱的叶子,生活在胡同里,我觉得四季的变化更生动了。

▼ 下雪天,外面覆盖着一层棉花糖似的白雪

一张圆餐桌占据了玻璃房的视觉中心,我常在这吃一日三餐。

夜深了就打开几盏小灯,放一张黑胶唱片,享受沉静下来的、胡同里的时光。

对996的打工人来说,有这么一个修复身心的空间,真的是莫大的幸福~

小房子的收纳,让每一件物品都有安身之处

虽然居住空间小,但我家的东西的确不算少,我是那种一边断舍离,一边买的人,但买东西也相对克制一点。

在小屋里住的时间长了,我也总结出一套小房子的收纳秘籍,一起分享给你。

1、玄关:鞋柜+隔夜衣收纳

因为玄关的位置空间有限,所以放不下常规款式的鞋柜。

于是我翻遍全网,终于定制到了这款厚度不超过10厘米的鞋柜,它紧贴着墙面,三层收纳,对于一个男生的鞋子容量来说,完全足够了。

另外钉了一面木质的挂衣架,用来挂一些隔夜衣、小外套。

2、厨房:上墙式收纳+调料小推车

下厨的各种工具,都被我收纳到墙面上了,小空间的收纳心得,就是:通通上墙!尽量减少台面上零碎的物品。

我还买了一辆小推车,来收纳些粮油酱醋的瓶瓶罐罐,方便随时拿取。

3、衣柜只留经典款,换季衣物用篮子装起来

男生的衣柜,确实是比女生精简很多。

我会选择经典耐看的款式,一件衣服可以穿很久,不会因为赶时髦,去买一件穿几次就不会再穿的流行款。

换季的衣物、床单被套我会用藤编的篮子收纳起来,零散地放在一些隐蔽的角落,比如床底、柜子顶部。

我买收纳箱,也会选择高颜值的款式,尽量和家的色调、风格保持统一。

4、书柜:随时断舍离,卖掉不看的书

玻璃房里有一个落地的小书柜,我会订阅一些设计类的杂志书籍。

但小书柜的容量不大,有些看完的、短期内不会再看的书,我就在多抓鱼上卖掉,腾出新的空间,来入手新的灵感书籍。

我一直觉得,家再小也好,它始终是一个避风港,一个治愈自己的空间,要有喜欢的器物、音乐、书籍和夜晚温柔的灯光。所以我会尽量做好收纳,把空间腾给自己热爱的一切,用心收拾好每个角落,家总能回馈给你无穷的力量。

上班 996,下班在胡同里过另一种生活

我的工作是某大厂的平面设计师,几乎每天都是持续高压的状态,晚上9点下班都算是比较早的了。

之前我住在中关村那边,上班就十几分钟,但工作和生活实在是离得太近了。而且,住在小区里,和邻居基本是无交流的状态,彼此都有点冷漠。

后来刷豆瓣的时候,意外刷到这个胡同里的平房,当时来看房,发现这套房子的硬装条件还蛮好的,有独卫、地暖,还有小院子,一心动就给租下来了。

其实刚租到手时,小院子空空荡荡,我想着这个空间不要浪费。

和房东商量着,刷了大白墙、铺上木地板,再慢慢安上置物架、餐边柜,前前后后花了近2万置办软装,把小屋打造成如今这种治愈系的模样。

以前回到家,感觉几乎没有生活,洗洗就睡了。但搬到胡同里之后,我下班会在玻璃屋里待一会儿,多了一点享受生活的时间。

这是一个让我彻底放松的家。

胡同里的生活很有人情味。

我刚搬来的那一天,邻居围在路边上,热热闹闹地问我,小伙子你多大呀?你是干什么的呀?我还觉得挺温馨的,虽然我今年都30岁了,但在邻里的爷爷奶奶眼里,我还是个孩子一样。

还有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我书桌上的小灯有“在值中”和“休息中”两面,工作结束就会翻到“休息中”的那一面。

因为临街的关系,很多路过的大爷大妈就会探个头进来,“欸?小伙子,这是什么新开的店吗?干啥的呀?”

哈哈,我每次都哭笑不得,“大爷,您瞧,这不是小店,是我租的房子呀。”

一年下来,隔壁派出所的小哥也成了我的朋友,我家里有时来了朋友,椅子不够坐了,还会去他那里蹭两把椅子。

更神奇的是,附近几家小店的主理人在网上刷到我的家,顺着网线来到我家门口,聊着聊着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我也意外地发现了,这一片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人,为我打开了一种新的交友方式。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都变得很近,好像回到小时候,街坊邻居都很亲切的感觉。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很喜欢去看展、逛些小店,以前在中关村来这边逛展,少说要一小时的路程,想着想着就放弃出门了。

但现在,一些艺术展就开在我家附近一公里的距离,换双鞋就能去逛展,步行十分钟就能到景山公园、故宫溜达。

虽说现在通勤时间长了,打车要30分钟,但我却很享受这段时间,一路上经过南锣鼓巷,我望着窗外的风景,完全放空自己。

以前我也想过,换一种生活,要不要去大理这样的城市透透气,但现在我发现在北京的胡同里,也能拥有这么一个透气的、完全属于我的小空间。只要内心保持对生活的一些热爱,其实在哪里都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去远方。

目前这套胡同里的房子,我和房东续租了一年,下一套房子,我依然会选择租房。我想趁着还在租房的阶段,可以自由地去体验不同的城市生活

说不定明年我有一些新的想法,会搬到那种二楼有露台的房子,能俯视到胡同的景色。

毕竟,工作的时间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压抑一些本性,那么回到家里,我希望家是随心的、取悦自己的空间。胡同里的这个小家,安抚了我焦虑的心情,回到家,推开门那一刻,便完成了“从工作到生活”的切换。

始终记得,初雪那天,我本打算走去景山公园看雪,但推开门的瞬间,发现门口就堆满了厚厚的、白净的雪,银装素裹的模样。

银杏树的叶子还未落尽,一幅秋冬之交的风景油画就这样自然地展现在我家门前,我果断放弃了去景山的计划,拿起相机记录下胡同里的这场初雪。

待在温暖的房间里,穿着舒服的睡衣,看人来人往,落雪纷飞,那一刻我觉得这个胡同里的小家,就是我当下最理想的居所。

(文章来源 我爱这花花世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