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带小院的人家,都会特别羡慕,今天这个家可是让我妥妥变成柠檬精了,咱也想体验体验,在上海坐拥40㎡的院子,到底是种什么感觉!
面积:126㎡(院子约40㎡)
户型:三居室
装修花费:60w
坐标:上海 闵行区
房屋信息
买这套房子前,我们在上海已经看过不下100套房子了,最终看到这一套,带40㎡小院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尤其对喜爱植物的人来说。
改造前·客餐厅情况
相比院子带来的惊艳,室内空间稍显常规。
我们的期望,是能增加多一些储物空间,同时能实现理想中的日杂风格的家。
改造前(左)后(右)户型平面图对比
原户型算是非常方正了,唯一美中不足是宽度超过5米的客厅面积过大,稍显浪费。设计师结合我们的居住需求,也对空间布局作为微调:
○ 在客厅新砌一面与餐厅平行的墙,造出一个独立储物间,解决玄关储物难题;
○ 通过封阳台,将斜阳台拉平;
○ 主卫内推,卧室衣柜改至床尾,储物量翻倍;
○ 次卫干湿分离,干区与洗衣区结合。
瓷砖拼接木地板,作下沉式落尘区
原户型是没有玄关的,搭建出储物间后,门正对的位置利用储物间的墙新增柜体,解决了原来没地方放鞋的问题。地面铺设黑白色马赛克小砖形成落尘区,我们尽可能避免颜色过于杂乱,会失去设计的美感。
鞋柜中间特意做了开放式储物区,方便收平时出门常用到的钥匙、口罩等小物件。
鞋柜特意做了悬空20cm的设计,方便收拖鞋。
新增储物间,能收起公区的各种杂乱
原客厅面积过大,而我们要的温馨日杂风不需要讲究客厅大气,也不想要过大的沙发,所以就隔了一个储物间出来,正好也解决了玄关的问题。
储物间的入口就“藏”在电视墙,特意利用木条纹板将门做了隐形设计。
客厅是我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了,看电视、打游戏、休息,包括招待朋友都在这里,是我们主要的娱乐场所,所以特意配了75寸的索尼大电视,以及回音壁系统,用ps5玩游戏特别爽。
出于对动线的考虑,客厅我们选了一个小型的三人沙发,同时搭配两把单人座椅,方便朋友来时能有足够的位置。
沙发旁的针葵原本是装扮院子的,后来发现放在室内效果也不错,无形中还能为空间增添几分南洋度假氛围。
摇椅是从英国淘来的古董椅,周末闲暇时,坐在上面晒晒太阳,惬意极了。客厅旁边就是内阳台,连通小院,新增了柜体拓展储物空间。
茶几来自zarahome,特意选了轻巧且方便移动的细脚款式,能随时保持空间的功能灵活和动线流畅。
我是植物控也是器皿控,所以能看到家里随处可见的器皿展示柜。像客厅的柜子里,收藏的大多是从日本淘回来的粗陶手工艺品。
为了贴合日杂风的感觉,墙面特意做了肌理感的设计,施工时,需要先贴海吉布再刷涂料。
客厅连接小院,拱门的设计也让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显得更加自然。
器皿控的餐厅,都是用来放藏品的
餐厅延续了我们一贯喜欢的日式原木风,餐桌、餐边柜也都选了温润的樱桃木系列。
圆餐桌是可拉伸的款式,能拉成一个大椭圆桌,方便朋友聚餐;餐灯是我们从英国淘回来的,暖暖的光源与原木家具搭配,让餐厅显得很温暖。实木复古餐椅是从闲鱼淘的,因为不喜欢成套的古板搭配,所以特意淘了几把不一样的款式配在一起,效果意外好。
餐厅的这盏小钟表是特意从日本找设计师定制的,我先生是个十足的面包爱好者,这样他就能每天都看到面包啦。
餐边柜我几乎都留给了器皿收藏,特意选了失物招领这款带玻璃柜门的,避免落灰,也能每天看到它们。
可以说每一件都是心头爱了。
餐厅旁边就是厨房,改造时,我们将厨房与原北阳台打通了,玻璃折叠门既能能餐区引入采光,又能避免油烟问题。
打通北阳台,拓展有效使用空间
打通北阳台后,厨房改成了一个长条的u型空间,3-4个人同时使用都不会挤。为了延续整屋的配色风格,地面特意选了木纹砖,温馨一点,日常也好打理。
厨房装了空调,原本会担心因此层高变得过低,但实际高度完全够用,全白+原木的空间配色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视觉上的压抑感。
特意将靠近窗边的位置留给了水槽,有景色相伴,日常做家务也会开心许多。
厨房是最具烟火气的空间了,水槽上方的飞鸟灯原本是为餐厅购置的,后来思考再三,觉得它还是最适合这里。
做拱形书架墙,呼应客厅
书房空间虽小,但我们也是竭尽全力希望能将它充分利用起来,小书桌是方便日常偶尔居家办公使用的,桌上的玩偶其实是国内小众设计师的手工灯。
窗边的绝佳观景区留给了阅读角,宜家的单人沙发床也为这个空间赋予了更多功能,有客留宿时,拉开也能变成一间独立卧室。
做了拱形设计的隔板架,能与客厅的拱门设计遥相呼应,目前主要作为书架和藏品展示使用。
将衣柜挪至床尾,储物量翻倍
主卧属于套间的形式,有独立主卫,从过道进去就是卧室休息区。
我们小区因为楼层只有4层,前面几乎无遮挡,所以整体的采光非常好,在卧室内还能看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为了拓展衣柜储物空间,我们将衣柜改到了床尾,储物量瞬间翻了一倍。
主卫内延用了玄关的黑白色马赛克瓷砖,整体以黑白色简约配色为主。
对于爱泡澡的我们来说,落地浴缸算是高频使用的物件了,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泡个澡,疲惫也都一起带走了。
洗漱干区搭配了复古风的镜子,特意定制的浴室柜算是本次装修的一个雷点,个人建议如果尺寸合适还是买成品。
这是我们为父母留的一间房
父母平时虽不跟我们一起住,但我们还是留了一间房给他们,平时有朋友来也可以住。房间整体延续了原木+白的配色,以简约为主,为了如果要改成儿童房也会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干湿分离,装下洗衣区
客卫在布局上做了干湿分离的调整,将洗漱台独立出来,日常使用也更便利。墙面是我们当时买马贝美缝自己做的,一家人齐上阵,整套做下来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回忆是美好的,但要再选一次绝对不会自己做了,太费腰。
干区新增了洗衣区,洗衣机因为要做台下嵌入,台面特意做高了一些。
马桶间内,隐藏水箱的设计刚好让这个小小空间内多了一个置物台,能用来收纳香薰和小装饰。
三层下沉设计,增加室内私密性
小院子做了三层住不下沉的设计,最上面是和室内持平的防腐木区,有雨棚,适合放个桌椅休息,第二层是有个小门可以直接出去,两层之前做了半墙的花坛,一是增加高度增加私密性,二是客厅可以更近距离欣赏到植物。
院墙边缘设置了一排花坛,种了一些在上海比较适合生长的植物为主,比如:绣球,络石藤类,木香,枫树,月季,不过目前还在不断优化中,慢慢来吧,期待明年开春会有不错的收获。
院门是回家的另一个入口
这个家,是我跟先生在上海的第一套房子,历时一年多时间,看着它从0-1慢慢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真的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呀!
(文章来源在家ZAIJIA,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