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懂的神级科幻片《沙丘》,已经被设计师疯转了!

你没看懂的神级科幻片《沙丘》,已经被设计师疯转了!

2021年10月22日,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执导的电影版《沙丘》正式于国内上映。目前电影《沙丘》的豆瓣评分为7.9分(20w人评分),全球累计票房超2.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1亿元),从普遍口碑来看,还算成功。

图片

图片

《沙丘》系列小说由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花费6年时间创作完成,却连续被超过20家出版商退稿,1965年首部《沙丘》终于得以出版,当年即获得、也是第一部获得科幻最高“双奖”——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品。

图片

这部在科幻小说史上熠熠生辉的作品,却被许多电影人誉为“史上最难改编”的科幻小说。

一方面佐杜洛夫斯基(未能获得投资,继而整个团队宣布解散)、大卫·林奇(导演没有最终剪辑权,票房、口碑双输)……这些在影史上发着光的名字,一个个倒在这庞大的科幻黑洞面前,可以说《沙丘》是全世界伟大电影人的“诅咒”。

图片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手稿)

图片

(《沙丘》原手绘稿出自设计师H·R·吉格)

另一方面,以《沙丘》为灵感的《权游》《星战》等作品,相继“封神”,它又是无数牛逼影人的“缪斯”。

然而一次次的名导折戟、扑街,仍挡不住人们继续遐想——《沙丘》影视化的上限,究竟在哪?

01

跨过“门槛”,登上“沙丘”

必须承认《沙丘》是一部所谓有“观影门槛”的电影,这个门槛既来自于原版小说的庞大、厚重、哲思,更来自于影片刻意对观众想象力发起的挑战。

首先,回归小说本身,《沙丘》系列小说全篇共六本,人物分3大派系,3大家族,5大族群,如此宏伟庞杂的故事,当然不是只言片语便可尽述的。

图片

但有一些评价可供大家了解《沙丘》系列小说的影响力:

“除《指环王》外,我不知道谁可以与它相提并论。”——《2001太空漫游》原作者亚瑟·克拉克

“第一次读《沙丘》,感觉就像在没嗑药的情况下,体验到磕了药的迷幻。”——佐杜洛夫斯基

其次,说到电影版《沙丘》的导演——维伦纽瓦,是继诺兰“诺神”后世界主流电影圈公认的新晋“维神”。之所以可以封神,主要在于他不仅从未拍过烂片,更是连一部平庸之作都没有。

图片

(导演代表作《银翼杀手》)

而他本人就是“沙丘迷”,年少时曾痴迷于《沙丘》,剧组演员都知道:“他一生都在脑海中构思这部电影。”

图片

当然,即使被封神,维伦纽瓦也不可能用156分钟来囊括如此庞大的故事,影片仅节选了原著第一部的前半部分加以叙述。

“一万年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沙丘》给出了答案

图片

故事开始于一次人类文明的倒推:人类和人工智能开启世界大战,人类惨胜,从此,人工智能成为禁忌,科技发展受限,宗教再次兴盛。因此,虽然那时人类地盘已覆盖到外太空,开启新的太空大航海时代,可文明水平却倒退回封建帝制。

图片

(影片中殖民者的建筑)

在这样的星球里存在三方势力,分别是:帝国政府、家族联合会及宇宙公会。

图片

影片的总体走向围绕着“各大势力为掌控者以重要资源(香料,相当于今天的石油),角逐沙丘”展开,贯穿主线的便是——控制着珍贵资源的厄崔迪家族在遭遇背叛后,家族的继承人保罗·厄崔迪(男主)决定接受命运的指引,去保卫自己的家族和人民的故事。

图片

当然,影片中还有许多细节,比如一万年后人们仍然使用冷兵器等,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02

粗野建筑美学后的权力彰显

抛却影片情节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哲思,值得关注的还有电影所呈现的建筑美学。影片中的建筑规模庞大,冷酷粗犷,棱角分明,具有混凝土的质感,体现着人们对权贵势力的崇拜。

图片

图片

建筑以沙漠美学和功用相结合,抵御风沙的厚重墙体联想起波斯建筑中的风门设计,变成坚固而实用的建筑,为人类在极端天气中提供保护,宏大的尺度也渲染着权力的象征。

图片

图片

半埋在地下的坚实建筑突出着体块切割的力量感,墙体缺口恰到好处的光影设计,表达着导演维伦纽瓦惯用的原始而纯粹的建筑表现力。

图片

03

科幻美学中的细腻对比

在影片中,维伦纽瓦热衷使用一种被称为“BDO(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的美学,简单来说就是“庞大和渺小之间的强烈对比”。

图片

比如在《沙丘》影片最后,沙虫在追杀着保罗时,他转过身来,在偌大的屏幕上,只呈现为一个小小的、像火柴棍一般的小人,面对站立着的巨大沙虫的奇观场景。

图片

图片

“那一瞬间,你能感受到,保罗面对的不只是一只简单的动物或者野兽,他是在面对整个自然界、一整个浩瀚宇宙,沙虫成为了神秘而强大的力量的化身。这种意向的传达,在当下普遍而高速的媒介中,是很难感受得到的。

04

复古主义美学中的文化集权

我们知道,《沙丘》小说中的时间是未来的,科技是发达的,但整个世界运行规则却是封建的。因此为了在电影中体现出这种“既科幻、又复古”的矛盾场景,维伦纽瓦导演和他的御用美术指导帕特里斯·维梅特做了大胆的混搭。

维梅特和维伦纽瓦导演把特别宫廷,甚至特别古朴的视觉元素,与特别未来、特别超前的飞船、机甲、科技设备结合在一起。

图片

例如电影的场景设计上,为了凸显厄崔迪家族的贵族领主身份,美术上使用了很多浮雕,建筑上都是巨型石板。

图片

图片

在美术史中,浮雕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宫廷或陵墓装饰艺术,而巨型石料也是中世纪以前建筑的主要材料。美术把这种形式用在《沙丘》中,完美地体现了原著“既科幻、又复古”的意境。

另外在服装设计上,为了契合冷兵器时代沉静、刚毅的传统,也融入了面纱头巾、中式旗袍等元素,既带出了女性的坚韧唯美,也体现了复古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语

受到电影、游戏等流行文化的影响,今天的建筑以及设计已经与“赛博朋克”“复古主义”等名词密切相连,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而科幻,不仅意味着未来感,更意味着先锋、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当科幻与现实相结合,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意识流,更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真诚设计。

(本文为凤凰网家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允许不得以商业目的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