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
日本可谓是寸土寸金
尤其在都市区
旧的建筑群落已遍布大地
新的房屋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谋生
细长狭窄的“纸片屋”应运而生
如何在夹缝中寻找新的可能
创造出舒适又实用的小空间
成了许多设计师的挑战
在极限蜗居空间里
一起来看看
哪个设计师更会玩呢?
01
“双层巴士”
藏在居民楼里的“间谍”
东京世田谷区,向来以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区而闻名,前往都市中心圈也十分方便。
从谷歌地球上看,这一区域的建筑全都低矮方正,非常普通。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中悄咪咪地藏匿了一个“间谍”。“间谍”住宅极其的细长,夹在两排房子中,毫不显眼。大家找到了吗?就在画面中央位置。
和附近的小轿车对比一下,就知道它有多么细长狭窄了。
换个角度,可以看出这座房子两层高,整齐的排列着两列窗户(也许是为了弥补狭窄空间带来的采光缺陷)。从外观上看,它其实与一辆“双层巴士”没什么大的区别。
“双层巴士”有前后两个门,门廊、玄关、台阶、阳台样样不缺,还配备了停车位。
在东京售楼网站上,可以看到“双层巴士”的资料。
总地块面积 |
88平方米 |
建筑面积 |
69平米 |
建筑宽度 |
2.6米 |
长度 |
34米 |
细长的平面,被日本网友戏称为“鳗鱼的家”
进入前门是像模像样的门厅,还在入口处细心地抬高地面,以便换鞋。
细长的走廊,还是分出了大部空间给楼梯。
梯阶采用半透明材质,让高处的阳光尽可能多的洒下首层。
从平面布局上看,首层仅有卫生间与楼梯,大部分的生活空间都位于二层,这也是考虑到二层更加有利的采光。
二层有天窗和顶部照明,加上大面积的浅色家装,视觉上还是很明亮的。
厨房,看起来平平无奇,大多数家庭的厨房都是这种长条形的。
餐厅,恐怕很难面对面畅谈人生了,不过肩并肩也是不错的选择。
起居室,只能放下两张扶手椅。
这是卧室,尽头处是小阳台。看起来就像是带门的走廊。不过日本人经常席地而睡,所以没有床架也合情合理。
由于场地极端狭窄,2015年拍卖时挂牌43.5万美金,然而无人问津。于是价格一路下滑,最后,一个发展商以36万美金将其拿下,折合233万人民币,比国内许多城市的一套高层住宅的价格还低。
那么,大家猜一下建成后这座住宅市值多少呢?
答案是:65.5万美金,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它的租金也十分夸张,2250美金/月(折合14500人民币)
如此高昂的价格,主要是由于此建筑靠近东京涩谷最繁华的街区,距离著名的涩谷十字路口只有20分钟路程。涩谷十字路口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交叉路口”,也是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路口,著名的忠狗八公雕塑也在不远处。
02
流通的空间
20平米场地上的工业风豪宅
在东京丰岛,YUUA建筑师事务所主持设计的一栋住宅,大门的宽度只有1.8米,深度只有11米!不论是宽度还是面积,都比“双层巴士”更胜一筹,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其摇身一变,身价万千。
在不到20平米的地皮上,建筑师却成功争取到了80平米的居住空间。
由于场地太多狭窄,设计师放弃了侧边采光,而选择在前后安装巨大的落地玻璃来获取自然光线,内部主要靠人工照明。
因为横向空间有限,只能在纵向空间上做文章。虽然从外观上看建筑分为4层,但其实内部重重叠叠,所有空间相互流通、开放。高差产生空间的扩张,让住户能够从不同角度捕捉到不同的空间感受。
室内装修充满了工业风元素,钢爬梯、铁网地板、片式楼梯等等,颜色也以深灰色为主。这种设计节省空间,通透性好,阳光从空隙中穿过还会形成梦幻的光影效果。楼梯边的墙壁搭建橱柜,用于收纳的同时,也是家装点缀。
为保证空间的流动性和良好的透光性,屋内的墙体尽可能的少,或是透明。因此最需要隐密感的卧室、浴室被放在四楼,三层是厨房与餐厅,再下方是起居空间,隐私性依次递减。
03
小而精美
性冷淡风家庭住宅
在日本滋贺县,也有一幢独具特色的纸片屋,由FORM/Kouichi Kimura Architects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居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和孩子。
场地深35米,宽4米,然而设计师还是隔出了一段小径用于来往通行。因此建筑的宽度只有2.7米,长27米,入口小广场有一个停车位。
进入建筑首先是一个清水混凝土色玄关,玄关有个充裕的储藏空间,由同色调的纱帘分隔。
走进玄关,走廊只有小朋友一个臂展的宽度。
首先经过的是通往二层的楼梯,接着是卫生间和功能房。再往前就是厨房餐厅客厅融为一体的起居空间。长屋的尾端是一个抬升的房间,底部是储藏室。房间里有一个小的储藏室,外壁上安装着楼梯,顺着爬上去,上面是一片儿小阁楼,直通主卧。
内部家装的色调冷静自然,清水混凝土配以白墙和木制家具,简洁克制。
二层开始融入一些活泼的配色,比如蓝色的墙壁,绿色的地砖,但都以低饱和度呈现,不会显得突兀抢眼。
这些彩色的墙壁,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会被阳光赋予各式各样的光彩,格外动人。
远处的开窗将室外的绿植引入室内,好像一副装饰画。高处洒下的阳光,使得空间更加生动。
这幢住宅,并没有像其它纸片屋那样,大面积开窗、急切的争取更多采光以弥补空间的局促,或是用大范围的浅色调形成视觉错觉。
与之相反,设计师坦然接受了“狭窄”这一特点,不避讳、不遮掩,正常做设计,紧凑有序的安排居住功能。内部空间随狭窄的走廊层层展开,虽小却不局促,自有一番天地。
04
“切下的蛋糕 ”
穷街陋巷中的楔形画廊
在横滨的黄金町地区,有一家总面积20平米的小画廊,入口只有120公分,进入后更窄得只能容身。然而画廊虽小,却吸引了许多藏家。
画廊所在的黄金町,二战后,这里一度是毒品交易及性工作者聚集的场所,猖獗的非法交易使京滨铁路一带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当地政府为了推动黄金町区域的再生,由2008年起,每年举办Koganecho Bazaar艺术节,试图让这个曾因色情行业而恶名昭彰的巷弄,以崭新的面貌重生。
由Persimmon Hills Architects 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家楔形画廊应运而生,名叫CUT, 与它的外形相互呼应 —— 一块从街巷建筑里切下的小蛋糕。
画廊切入已有建筑的狭长空间,并在正面道路上创造出有深度的斜立面。从外头看起来,画廊非常狭小,走进后更是发现空间逐渐收紧,然而两层的挑高弥补了水平方向的局促。
三角形的展示空间,侧面巧妙开口,连入一个墙后的走廊,循着梯子爬上二层,就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小小工作室。
由于空间有限,画廊没有置玄关,只有一道自动开启的滑动玻璃门,似乎从街道不小心就能走入画廊的空间,让艺术欣赏成为一种随机的乐趣,不仅缓和了一般大众对艺廊固有的距离感,也让这栋建筑,成为街道上别样的艺文景观。
在狭小土地上,寻找狭小土地的富足。
虽然土地有限、资源有限
生活的可能性却永远都值得探索
精巧的设计
于方寸之间
也能创造舒适体面的生活方式
(文章来源 建道筑格ArchiDogs,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