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变多元设计未来

刘克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变多元设计未来

2019广州设计周以“新生FRESH”为主题,于12月5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南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

作为广州设计周每年度王牌活动之一,2019IDF国际设计论坛年度大会以“设计驱动变革”为主题,重磅集聚渡堂海(以色列),Stephen Pimbley (英国)、谢天(中国杭州)、徐敏聪(中国香港)、刘克成(中国西安)蒋友柏(中国台湾)、郑铮(中国广州)等国内外设计与艺术业界头部,探讨当代设计趋势,解读材料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流行文化和审美导向,见证全球设计变革。凤凰网家居作为IDF国际设计论坛年度大会战略合作媒体,全程报道此项年度盛事!

【关于刘克成】

刘克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遗产及文化特征委员会主任

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

人们可以怎样面对"旧",又怎样迎接"新"——新与旧的关系是刘克成在城市建筑设计中不断探索的话题。他曾说:“新也罢,旧也罢,好城市要让每种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角落,一些有趣的角落。”1994年,刘克成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2006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入选为“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2016荣获首届“陕西省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采访实录:

【凤凰网家居】今年IDF国际设计论坛的主题是“设计驱动变革”,您对这个主题有着怎样的见解?未来的好设计将会呈现怎样的态势?

【刘克成】这是一个意义很广的主题,设计师应该是对时代变化最敏感的一群人,设计师应当与变革同步,引领时代。进入当今后现代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多元化,也意味着未来的设计或者是变革都不会是单一的,不是像过去一样,一个时代只有一种潮流、一个方向、一种颜色;现在和未来会变成N种方向、N种潮流、N种颜色,这不是一种潮流代替另外一种潮流、一种样式代替另外一种样式,而是所有的东西可能会同时呈现。

设计应该多样化地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变化最重要的,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应当得到尊重,每一种需求都应当得以满足,这就是今天设计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和未来设计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凤凰网家居】抖音、小红书、Instagram等社交软件的高热不退,全球不同的生活方式被更多曝光,在国内出现了快速复制的“网红设计”,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在您看来,网红设计在年轻人群快速传转的背后表明了什么?当下流行文化跟真正意义上的“好设计”之间有差距吗?

【刘克成】这也许跟前面提到的“变革”的速度有关系。实际上我们一方面是欢迎、欢呼变革,但另一方面人又在快速变革中有一种自我的迷失,就好比说,你还没有界定出你是谁,这个画面就已经切换到下一个人。在这个时代变迁中,事物停留、能够被人记住的瞬间越来越短,人们产生了对身份丧失的恐惧和恐慌,这时“被认同”的渴望就变得更加迫切。我觉得网红打卡地,在某种程度上是面对这种状态的反映方式。为什么要到那打卡呢?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需要被看见才能找到自己。

对于“好设计”的评论,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界,也争论了不少于100年,也可能是有人类以来就在不断的讨论这个问题吧!我认为不存在一种好,而是可能有多种好。只要能够满足人需求的设计都是好,至于满足的是一秒钟、一小时、一天还是十年、一百年,这个当然要看设计师的修养了!

【凤凰网家居】据了解,您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设计工作,当下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大致是怎样的情况?传统建筑其实并不适应现代的城市发展和生活方式,因此有人认为不能顺应发展的就让其自然淘汰,对此您持这样的态度和看法?

【刘克成】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自改革开放已经40年。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大挑战: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很多传统的建筑被拆除、被毁灭;但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在这40年得到最大的发展。好比说,中国以前在世界遗产大家庭之外,但现在经过这40年的努力,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总数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跟意大利齐名。这实际上是从零到最大化的改变,从这个层面来说,进步当然是巨大的。

同样来说,中国遗产保护面对很多遗产保护界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甚至有一些概念甚至是在全球也是创新。这些创新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所做的,比如说大遗址的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这些都是取得成就的瞬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出现过大问题、大灾难的时刻,也是取得巨大成功的时代,这是交织在一起的。

70年前提出的《内罗毕宪章》的就在谈历史环境的保护,如何赋予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力与活力,是人类社会整体追求的问题。文物是有生命力的,文物需要在不同时代、在不同时期被给予新的生命力才能够长久。文物保护面对的不仅是历史和未来,更多的是面对现在和未来。

40年来,国内外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建筑只是一个物质空间,而在里面的空间里生活的人是活的。人的适应性很强,任何类型的空间在我来看都能够走向未来。就国内外历史建筑来说,三千年历史以上的空间在今天还可以用得很好。同样地,明清时期的几百年的民居,今天也可以被用得很好,而且可以跟现代生活融合。我认为,传统建筑和现代生活能不能重合,首先在于使用者的理念,其次在于设计师的智慧。

【凤凰网家居】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一系列综艺节目,把原本听起来较为肃穆的文化遗产,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就国家宝藏级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您是怎么考虑的?

【刘克成】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探索!凑巧的是,两周前我在意大利罗马正好遇见国家宝藏剧组在意大利进行节目推介,还邀请我参加了推介会议。这个节目现在不仅仅是在中国有影响力,也扩大到世界范围,这都是非常好的尝试,大家正以不同的方式让大家来关注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让博物馆里面的文物真正走入到当代生活中。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罗马推介会上有一个来自山东的留学生,他看完了关于山东博物馆的片段以后非常激动,最后在发言他讲道:“很遗憾我在山东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没有去过山东博物馆,看完国家宝藏我回去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博物馆,我一定要去看看这个文物,我以这个文物、历史而感觉到骄傲和自豪!”我觉得这就起到了作用。再者,努力提高公共参与度、提高文物的公共参与性,对于文物保护工作者跟史学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凤凰网家居】我们了解到您正在参与《小雁塔保护规划》的项目中,请问这个项目进展如何?对于该片区的文化改造升级有着怎样的意义?

【刘克成】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保护规划,也通过了省市政府专家的评审,正在报备国家文物局。小雁塔是文化遗产富集地区,小雁塔荐福寺已经成为的世界遗产,同时这个区域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国家遗产,比如说隋大兴、唐长安的朱雀大街。小雁塔位于长安中轴大街上,甚至可能是现在遗留下来、最完整的一段朱雀大街。同时,小雁塔也近邻着朱雀大街东侧的安仁坊,即108坊的安仁坊所在地。隋唐时期发展了有100万人的长安城,历史上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但是到今天其实离坊遗址发现得很少,安仁坊现在是遗留至今最大的一片遗产地。除了小雁塔保护,我们也正在规划朱雀大街以及安仁坊的遗址博物馆。

【凤凰网家居】绿色、环保和健康这几个简单的字眼,实际上里面蕴含的意义十分深远。面对全球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设计师如何为地球减负?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来唤起大众的意识?

【刘克成】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坚固、美观和实用的三大建筑理念到今天也没有大变化。 “坚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最大的节约、环保。比如,古罗马的建筑建了三千多年到现在还能用,这不就是最环保的嘛;然而,如果我们建一个房子,十年不到就要拆了重来,这就是最大的浪费。从前在国家经济条件比较差的阶段,人们提倡因陋就简、多快好省,但往往越是因陋就简、多快好省越是浪费能源、资源。然而来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的今天,建筑师、社会各界和业主都需要把“坚固”当作首要原则。

从1987年挪威女首相所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宣言、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共同签署《可持续发展纲领》以后,人类社会就进入到新时期。“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全人类的战略和策略,也是必须落实到设计界的具体的行动和指南。针对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归结下来有几个基本点:第一是节能,设计师要关心所有用到建筑材料的能耗,思考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节能;第二,要低碳、减排,这就决定了设计师采用能源系统,是否能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跟气候,尽可能少用空调等耗能大的系统,多用如太阳能、自然通风等技术。如何把最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技术,跟当下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技术结合在一起,是今天对建筑师的最基本要求。

【凤凰网家居】“新生”作为本次设计周的主题它被定义为一个非常综合的命题,它可以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一个技能的新生,您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一个老师的角度,您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在设计的行业里面新生具体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克成】我觉得这个很难被限定。“新生”应该是可以从整体到细节贯穿在所有方面、所有层面的。在我来看,“新生”它只表明一种增长、生长和变化。新与旧这个问题永远都是相对的,就好像我们谈时尚的轮回,以前的东西重新被提及、采用,这不就是新生吗?我觉得应该被强调是生长性、变化性,可能会更好一些,不要单纯的为新而新,自然就是最好的,静静地等待变化、生长,而不一定要强迫变化和生长,这就是最好的新生。

(采编:陈靖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