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非常道

10
2012.10.12

土品牌何以热衷“挂洋头”

导语:日前媒体报道,京城家居卖场部分进口瓷砖身份成谜,不少持有外国“身份证”的进口瓷砖原来是本土货。实际上,家居建材市场土产品“挂洋头”的现象何止瓷砖行业。[事件回顾:进口瓷砖的身份之谜:洋瓷砖只卖一张皮?] [网友评论]

东莞名家具展

现象:身份模糊的进口品牌

东陶陶瓷、欧典地板、达芬奇家居,以上哪个品牌不是本土家居品牌?业内人士也许心知肚明,消费者则一时半会看不清。

进口瓷砖身份成谜

据北青报报道,目前家居卖场上听上去像外国名的国内品牌并非少数,但名称“洋化”并不代表产品就是进口货,这些瓷砖也许是国内生产加工的。即便是“国外品牌”,也可能只是挂着国外“身份证”的代工货,但价格却立刻翻倍。文章还列举了多种瓷砖品牌“挂洋头”的手法,指出目前国内瓷砖市场较为混乱,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人也难从外观分辨产品是否进口。[详情]

土品牌挂“洋头”是行业公开秘密

事实上,何止是瓷砖市场,何止是家居行业,国内品牌“挂洋头”由来已久。从施恩奶粉到卡姿兰,从丸美化妆品到加州牛肉面,假洋品牌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单就家居行业来说,前有欧典地板,后有达芬奇,更别说各种挂着洋气名字的品牌了。为谋取暴利,企业为自己起个“洋名字”,用名字提高身价,并进行误导宣传,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往往会被忽悠,纷纷一掷千金,花高价买的其实只是个“洋标签”。

假洋品牌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假洋品牌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揭秘:土产品如何“挂洋头”

在国内市场上,本土企业为产品伪造洋身份的手段可谓出神入化。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少数外资品牌直营店也参与到这场有利可图的闹剧中。以上述的瓷砖市场为例,我们一一拆解土产品挂洋头的诡计。

诡计一 注册洋公司卖代工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某些国内商家或自己到国外注册公司,或找国外友人帮忙注册,当他们拿到国外“身份证”后,就开始从南方找代工,并大量进货,以外资公司的牌子做着“进口瓷砖”生意。

诡计二 正品代理商卖国产货

有真正代理权的商家,是否在踏踏实实地卖进口瓷砖?某个较为知名瓷砖品牌店内销售人员表示,某些知名外资品牌的国内代理商,卖的也不全是进口产品,90%都是拿着国外的设计在南方生产加工出来的。如果客人想要纯进口产品,他们也可以特地从原品牌订货,但价格会比较高。这种现象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他们一边卖着进口货,一边靠向国产货的做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利润。

诡计三 买了代理权只卖国产货

有些企业做法更彻底,买来国外品牌代理权,却从不卖人家的产品,直接从南方订货,拉到北方当进口瓷砖卖。但多数国外公司对品牌信誉较为看重,又担心代理权的买卖将会为自己惹来麻烦。因此,这种现象在国内不多见,即使有,也是国外一些小瓷砖品牌所为。

诡计四 洋品牌直营店也买国产货

除了把代理权交给中国人外,部分国外品牌也会选择自己进入国内市场。有的除了卖从原产地运来的纯进口特色瓷砖外,也会在国内建厂,做些高质量的普通款国产瓷砖。那国外瓷砖品牌在国内的直营店里是否就百分之百放着进口产品?在这个问题上,众业内人士保留意见。[详细]

假外资身份带来的常常是巨大的利益

假外资身份带来的常常是巨大的利益

解析:本土企业何以热衷“挂洋头”

应当注意到,本土企业扎堆挂洋头是有其市场基础的,本土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对本土产品失去信心转而热衷追捧外国品牌,本土企业为产品安个洋名,赋予外资产品的身份,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

消费者对本土产品缺乏信心

如今大部分消费者对洋品牌盲目迷信,这是由于第一,真正的洋品牌产品确实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比中国本土品牌做得出色,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工业水平确实处在国际领先水平,对消费者很有诱惑力。第二,中国本土品牌由于欠缺品牌营销策略,少在产品和服务层面下足力气,使得消费者认为本土品牌在档次上远远及洋品牌好。第三,中国消费者向来具有崇洋媚外心理,认为拥有“洋”品牌就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 [详细]

企业缺乏品牌培养的耐心

除了消费者的原因外,少数企业急功近利,缺乏品牌培养的耐心,一心谋取暴利而非建立百年基业,于是“挟洋自重”,以假“洋品牌”伪造身份卖天价。但令国人愤怒的是假洋品牌们却一点儿也不争气,不光是在商标名上造假,宣传方式上误导,而且在产品质量上也不肯下一点儿的功夫,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一旦在媒体上曝光就是“见光死”,完全经不起考验。如此恶性循环,本土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更加一落千丈。 [详细]

消费者崇尚洋品牌给“假洋品牌”产品提供了生长土壤

消费者崇尚洋品牌给“假洋品牌”产品提供了生长土壤。

治理还需靠洋人 监管部门难奈何

挂洋头卖土货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诚信问题,一个意图伪造产地欺骗消费者的品牌,我们很难看到其诚意,然而目前的问题是,并不是意识到问题就能解决。

“挂洋头”三宗罪

这些“挂洋头卖土货”的企业一旦事发,不仅会被消费者唾弃,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从法律角度看,“挂洋头”的企业涉嫌触犯三个方面的法律。第一方面是涉嫌欺诈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欺诈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故意隐瞒一些重要信息,一个是告之虚假信息,必须双倍赔偿消费者;第二个方面是涉嫌虚假广告,违反了广告法。这家公司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第三个方面是涉嫌不正当竞争。由于虚假宣传,这家公司也侵犯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利益。 [详细]

监管部门难奈何

尽管“挂洋头”的企业涉嫌违反相关法律,但对于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假“洋品牌”泛滥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和监管都无可奈何。由于商家的宣传形式不同,法律上难以定性,很多商家也就打起了法律的“擦边球”。比如说商家自称是意大利品牌,而这一商标的确是意大利注册的,只是生产、销售都在国内,难以确定其行为不正当。意大利经济发展局自2011年7月1日开始分三批,每批10家,向国家商标总局汇报假冒意大利品牌的企业,然而至今只有2家企业被处理。 [详细]

假洋品牌要靠洋人来打,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假洋品牌要靠洋人来打,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消费者扭曲的消费心态与企业的趋利性搅和出了“挂洋头卖土货”的闹剧,如果无法有效遏制这股歪风,将会极大影响民族品牌的发展和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家居非常道

凤凰网家居频道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杨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