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兼并整合"这出戏 文/李霞

红星美凯龙并购吉盛伟邦的事件,犹如在行业扔进了一个炸药包,炸开了另一种局面。卖场圈地扩张的速度可能会减弱,但并购扩张的现象与情况只可能会愈演愈烈,随之带动的卖场洗牌、工厂合并、行业调整也将愈加剧烈而深入。

2月9日,红星美凯龙正式对外公布成功收购吉盛伟邦,双方已签署框架协议,近期将完成全部收购事宜,未来吉盛伟邦品牌将继续保留,红星美凯龙将推进双品牌战略。这可谓是中国家具行业近年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不仅掀开了卖场并购竞争的大潮,也意味着家具市场另一只"靴子"——卖场洗牌开始真正落地。

并购潮刚刚开始

"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只是开始,今年此类兼并整合的情况肯定还会越来越多。强者收购弱者,卖场并购卖场,工厂收购工厂等,这是行业的整合趋势,谁也阻止不了。"针对红星美凯龙与吉盛伟邦的并购案,有行业人士预测,"家具行业将迎来一股不可阻挡的并购潮,卖场格局将进一步扭转。"

吉盛伟邦的选择

就在吉盛伟邦被收购后不久,邹文龙通过吉盛伟邦官网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他说:"虽然很纠结和眷恋,但终于做到'培育得起,放得下',这或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或许是个人价值观的转变,此时也深感欣慰。"可见,邹文龙最终决定卖掉吉盛伟邦也有过很多纠结与考量。时间再往前到2013年9月,邹文龙在其"家具梦、中国梦、世界梦"的演讲中说:"商业价值的创新才是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和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只要我们选择对了,我们坚持了,我们就会成功。"

20亿元值不值?

吉盛伟邦卖得20亿元,行业很多人都说值了。反观红星美凯龙,就有人说值,有人说不值。商业交易的价值,有时候不能仅仅算计眼前利益,有时候为了长远的利益或发展需要,一些看似吃亏的交易也必须得做。

从红星美凯龙来讲,别说20亿元,只要能够并购吉盛伟邦,价格再高一点他可能都愿意出,因为吉盛伟邦的所有门店恰好都在它扩张战略的关键位置上。反过来说,如果吉盛伟邦不是正中红星美凯龙的战略位置,它可能就卖不到20亿元了。不过,不管20亿元值不值,从战略来讲红星美凯龙都极需要并购吉盛伟邦。再说,并购吉盛伟邦无论对上市还是融资,红星美凯龙都有利无弊。这也是为什么车建新在2009年就开始谋划这次收购案的重要原因。 [阅读全文]

  •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图"谋何在?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市场一直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彼此间合作共赢的愿景不强烈。此次红星收购吉盛伟邦,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是一个行业整合的契机。

  • 卖场并购进行图——盘点近年来卖场被兼并整合的事件
    并购

      2013年兼并整合的卖场已经不再局限于全国连锁卖场收购地方卖场,而是波及到强弱连锁卖场之间的兼并与整合了。由此可以预见,2014年这种情况将会更加剧烈。

  • 兼并,快速但危险的扩张路

      无论国美还是三九集团或是阿里巴巴,这些通过并购手段实现扩张战略的企业,似乎都在不断证明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的断言:通过并购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企业成长的规律。

  • 被收购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说到底,企业选择卖与不卖跟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现状息息相关。老人常说,守着多大碗就吃多大碗饭,在正确的时间就该做正确的事。做强做大不见得就是终极目标,当时机来临时,被收购也是一种选择。

  • 良性并购的三大特征

      红星美凯龙一直不断扩张,是一种野蛮的发展方式,而吉盛伟邦则相对儒雅,是一种保守的发展方式,这就可以形成一种战略上的互补,红星需要快中带稳,吉盛伟邦则需要稳中带狠,如能两者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另类的"并合模式" 家具企业整合从相互代工到吞并重组

      在行业洗牌转型的过程中,现代企业管理中频繁出现的兼并重组的经营模式将有效引入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各大家具企业突破行业瓶颈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