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实录

关于余平的资料并不多,对他的印象,只在作家鹤坪,为他的书《抚摸七座古镇》写的序中所展现的:本清则净,本真则正。他隐身于古镇之中,超脱俗世;他像小孩一样在玩中学习,天真单纯;他热爱一切自然之物,净洁清新。同样,今天坐在镜头面前的余平,穿着舒适的黑色棉质T恤,麻质长裤,仿佛散发着一股泥土的清香,它告诉我,这就是属于余平的生活印记。

每一次的古镇之旅,都是一次洗礼。余平把镇里的建筑,称为超现代的视觉建筑艺术,可它们却都只是出自普通老百姓之手。在福建的东庠岛,房子都有着厚厚的墙,院落,街道,甚至床脚,全部都由石头堆砌而成。人们就地取材,搭起了低矮厚重的居所,用最低的成本,抵御了台风。“做设计要适当地限制自己,把一种材料做彻底,这才是我们设计师一生的追求。”古镇让余平改变了,他变得专一而痴情,只为那些土、木、砖、瓦、石。

余平说,爱上这些材料,是因为它们会慢慢存在,亦会慢慢风化老去,有生有死。它们和人一样,会吸收水、阳光和空气。它们有感情,书写着几千年的历史,保存着每个地方的生活气息。不过,在中国现代化的洪流中,它们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有着几十年如一日不变的容颜,却少了那熟悉的味道。

对于土木砖瓦石,这些养育我们长大的材料,余平认为,我们应该自信,运用它们的语言来做设计,要让世界看到,真正烙印着“中国”两个字的作品。【详细】【余平设计作品集


 土木砖瓦石的生命属性

 

凤凰家居】:余老师,您对砖瓦、石头等材料情有独钟,在您的作品中也是能够体 现出来。能给我们说说您钟情这些材料的原因吗?

【余平】:我是做室内设计的,特别关注建筑,但我更侧重于关注中国传统的民居, 那些老房子。如果你把它解剖一下,找出它的基本元素,就是土、木、砖、瓦、石,这五 种材料架构起来就是中国传统的民居,而且东方、西方的建筑都离不开这些材料。我就在 把焦点放在这几种材料上,在我多年的接触、观察后,找到了一些规律,对它们慢慢产生 一些感情。把过去的东西用到现代的设计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想把这几种 传统的元素用一个室内设计师的视角重新架构,放到现代的建筑里,放在室内里,让它们 重新焕发出生命。

凤凰家居】:会不会和你从一开始接触设计的时候就接触到这些材料有关?

【余平】:这些材料在我们生活的房子里,有个特殊的东西。这些传统的材料和现代 的铝塑板、PVC、玻璃、钢筋、水泥这些材料相比,它们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有生有死 。它们可以慢慢地存在,然后慢慢被自然老化,我就觉得它们具有一个生命的属性,它们 会呼吸,和我们有生命本体的人有关联。

凤凰家居】:那您认为这些材料,在现代的设计中少被运用的原因是什么呢?

【余平】:原因就是我们城市的发展,高科技也是日新月异。因为社会要发展,我们 要盖更高的楼,更大面积的房子,应用一些新材料、技术也是应当的。但是它忽视了一些 和人有联系的材料,把这些材料忽视了、边缘化了,把它丢掉了。就像那些古城一样,本 来中国到处都是古城,现在为数不多了,像平遥、周庄这样的古城就显得弥足珍贵。我愿 意去做这样的事情,把那些传统的东西把它们发现、整理。

凤凰家居】:但是好像这些材料在今天来说,它已经不是主流的材料了。

【余平】:它是非主流的。

凤凰家居】:这些原本主流的材料变成了非主流,我们能从中看出中国设计的发展 历程吗?土、木、砖、瓦、石这些材料在整个中国设计历程当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余平】:非主流的材料就需要小部分的、做研究型的设计师把它们找回来。比如说 砖头,砖头的房子在人类的建筑史上它承载了几千年的传统,但是在现在的建筑里就已经 基本上不再作为建筑的外表材料,只是把它作为填充物来对待。实际上这些砖头,它书写 了这个地方的历史,就是有一种生活的印记。现在我们看到一座青砖的老房子,或者是我 们到国外看见一个几百年下来的古老的城市,这些东西最能打动你、震撼你的是什么?看 到那些房子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会觉得这些东西太好了,说不出来的味道。

这些东西已经被我们现在城市的发展丢掉了,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许我们往 前走会觉得我们有特别大的空间,高楼林立的城市,但是我们越来越觉得我们特别渺小, 特别脆弱,特别缺乏感情。如果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觉得现在的新材料,它的特点就 是没有了传统土、木、砖、瓦、石,给你的特殊感受,比如玻璃或铝塑板,它是抗拒水、 阳光和空气的,一切和它不发生任何关系,它今天是这样,几十年后还是这样,这样的东 西体量很大,也很漂亮,就是缺一种对历史的记忆。

所以我觉得以后我们往前走,我们一定会回到这个地方,因为我们人的最终目的是物 质和精神同步的,如果我们只有物质没有精神,这样肯定不是社会未来的发展,不是最终 的目的,最后肯定会被调整的。

 

收藏一个环境 是用眼睛做设计

 

凤凰家居】:余老师为了去追寻这些传统的记忆,做了挺多特别的事情,好像您有 一个特别的收藏品,是吗?能跟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余平】:对,别人都在收藏一些古玩,我收藏了一个比较大的东西,就是一个废弃 的小学。这个小学等于是一个环境,这是一个在70年代,陕西的丛林脚下的乡村教育环境 。随着我们的改革开放,都建起了新的学校,更安全的,外表贴上瓷片的学校,把过去的 那种老学校都废掉了。我收藏这样一个环境,也挺有意思的。把这个小学收藏下来,把它 保护下来,把我们这个年龄经历过的一段记忆,把它封存起来了。

实际上我觉得这也是一中设计,一个不用手去设计,用眼来设计的设计。因为你是一 个设计师,你看到了这样的一样东西,别人无动于衷,你看到这个环境的记忆,它里面有 遗留的一些房子、操场、老的课桌,然后把它封存起来。这本来就是一个设计,刚开始大 家还不太理解,现在这几年去的人很多,都觉得这个东西很棒。

凤凰家居】:变成旅游景点了吗?

【余平】:快成旅游景点了。很多有过这样经历的人,一到那去以后马上过去的一些 童年美好的记忆就会油然而生。

凤凰家居】:您有去修建过这个学校吗?

【余平】:在保护它,这个是必然的。一个房子会老,老了以后你怎样对待它?把它 拆掉?把它以一个设计师的你认为的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去把它过多的改造?我觉得都没 有必要,就是把它保留起来。

凤凰家居】:就是用最老的办法去维护它。

【余平】:最老的,哪个地方的泥土掉了,我们重新找了一块泥土把它坯上去。砖头 风化了,燕子把缝抠掉很深,我们就把它填补一下,就是这样的一些方法,无痕迹的设计 。

 

 

把一种材料做彻底 是设计师一生的追求

 

凤凰家居】:除了收藏学校之外,您也喜欢到一些古镇里面去走,是什么样的原因 让您去选择古镇作为您的研究对象呢?

【余平】:去古镇先是好玩,我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去的。到古镇去放松自己,去享受 它的美食,和那些质朴的镇民们在一起会觉得特别放松。自己当下就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 目的、有收获的旅游,然后这种行动就慢慢变成和专业联系在一起。这些古老的镇里保留 的东西比较多,刚才说的土木砖瓦石实际都是在古镇里有体现。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中国 的一个地方古镇,在那里待一段时间,然后把自己的焦点放在土、木、砖、瓦、石上,后 来就变成了特别有目的把这些东西作为我设计的素材。

凤凰家居】:那您花了多少时间在做这个事情呢?有没有算过去了多少地方?

【余平】:有十五年了,我在学校里教书,大部分时间都被锁在学校。只有假日和一 年的两个假期和平时的一些长假期,还有平时能够抽出的一些时间,没有课的时间,我把 这些时间都献给了古镇。都在享受着这些古老的村镇的阳光,很有意义。

凤凰家居】:您在走访这些古镇的过程当中,有没有给您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

【余平】:福建有一个岛,我就觉得很难忘,叫东庠岛,那里是一个古老的镇,渔民 在里面生活了七百多年。到了那个镇子以后,看到镇里面建筑的形式,你会感觉这是超现 代的视觉建筑是一个艺术,会被震撼到。

实际上老百姓并没有去做艺术,老百姓是为了生活、生存。那里房子的特点是在趴在 海边上,低矮的,用海礁石建起的房子,顶上铺设的是红色、青色的瓦,他们又怕瓦被台 风吹走,瓦上就用大的石头压住,房子全是厚厚的墙,地下的街道全部是用石头铺的,包 括院落,房间,和支起床的那几个腿,浑身上下全部是石头。

看到这些我就觉得受益匪浅,现在我们说一个设计要做得非常大气,我们在做的时候 ,因为有太多的材料、资源让我们去选择,我们没办法把控自己,最后反而做得琐碎了。 那个地方是个特殊的小岛,它只能在一种材料上去动脑筋,就向它深度去挖掘它的作用。 经过了七百年世世代代的使用,为了抗拒台风,为了降低成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然后 呈现出来让我看到视觉上非常震撼的东西。从此我就改变了自己,做设计不一定要为某种 艺术、某种形式去做,我觉得要改变自己的观点。

另外,做设计要适当地限制自己,不能让自己拥有太多的东西,你想花多少钱就花多 少钱,你要什么样的材料就能搞来,你可以在中国搞,可以到中国各个地方去搞,可以到 国外去搞。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开始收敛了,就地取材,就用你身边的材料来搞。受到一定 的限制,要把我们的思维向平行地发散,还是向一个深处、垂直地思考,这样才能把一种 材料做得很彻底,很彻底才是我们设计师一生想追求的。

 

用养育自己的土地和水来做设计

 

凤凰家居】:您觉得现在的中国设计与以前的中国设计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余平】:以前我随大流,我觉得我有很多的资料,各种新的材料、技术,然后自己 去追求一个自己能够形成的单纯的目标,但是走着走着就走偏了,因为太多的东西,你很 容易就跑偏了。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让自己受到限制,就是刚才我所讲的,要有目的地去 限制自己。

凤凰家居】:您认为现代的中国设计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余平】:问题就是太泛滥了,形式太泛滥,材料太泛滥。而且中国设计师有雷同性 ,大家都白瓷片,白瓷片把中国的所有的城市都给包裹了一遍,你看到我们城市、县城、 乡镇、农村是一模一样的。北方、南方、东部、西部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资源共享太方 便了,而且我们在问题上没有进行思考,只是觉得就是现在的便利而把它堆起来。

而且我觉得中国的旅游,大城市之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去我们 西安最古老的城市看了以后,会发现和福州是一模一样的,福州和北京一样,只不过你是 一类城市我是二类城市,规模不一样,所有的这些表演是一模一样。将来中国都是一模一 样的东西,你会觉得很乏味,好东西让人觉得乏味了,就好像吃大餐一样,都是丰富鱼、 鸭、肉,各种应有尽有的美食都放在一起,吃完以后你会感觉你没吃饱,你会感觉自己都 判断不出来,到底是鸭肉好还是鸡肉好,还有鱿鱼好,好的东西太多了。

凤凰家居】:在您看来,我们的中国设计未来的一个方向应该要怎样走呢?

【余平】:我觉得未来方向肯定是多元化的,就是说满足于现代的,在解决现代建筑 居住、室内空间居住的问题,做到方便、安全,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一定是走多元化。 就是我们所有的设计师都是那一个标准,或者是西方的东西照搬过来,完了以后我们把它 解剖,用上几年再去找另一种东西再解剖,或者现在又发出一个声音,就是中国要做自己 的文化的东西。我觉得都会显得比较空洞,比较形式,我们需要的是要从根本点去出发。

比如说我现在在想的这个事情,就是从最本原的东西开始,室内设计从阳光、空气开 始,让设计无边界。因为西方人、中国人、古人、现代人、男人、女人也罢,中国各地地 方也罢,都是离不开生命本原的东西,就是阳光、空气和水,那么这些东西如何和我们室 内设计结合起来,一定得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我们本身就是中国人,就是吃你所生活地 方的水长大的,所以你对它的运用你应该充满自信,你应该充满自信地用养育自己的土地 、水,用它们的语言来做设计。

现在可以说有一个部分的人在做这类事情的探索,像建筑师王澍,他做得就是非常好,而且得到世界的认可,他就是用有生命的东西作材料,把它们构架在一起,因为他都是 就地取材,所以他的东西就烙上“中国”两个字,但是他所做的东西又非常的 国际化。这是人类一起要去探索、去追寻的。

关于余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 副教授

1958年出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全国杰出室内设计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室内》杂志编委、《室内设计师》杂志编委、《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编委、《美国室内》中文版杂志专家委员。 作为设计师,余平善于将中国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同时保留其传统性与社会功能性。

所获奖项

2012年
个人荣获"金堂奖·2012年度设计人物"

"瓦库7号"荣获"金堂奖.2012年度十佳餐饮空间设计"

2011年
"瓦库6号"荣获"金堂奖.2011年度十佳餐饮空间设计"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 余平设计作品
本期嘉宾
仲松

余平

制作
谭韵怡

谭韵怡

何钦龙

何钦龙

官方微博
凤凰网家居频道

凤凰网家居频道

合作伙伴
广州国际设计周

广州国际设计周

凤凰网家居频道 出品
联系电话 :020-8527 6220
邮政编码 : 510620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08号粤海天河城大厦28001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