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实录

1990年,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计划在这里开展他新的设计教育生涯。“当时的中国设计界堪称‘荒漠’。”多年以后,他这样总结那个“尴尬”的年代。

已然觉醒的工业和经济已经开始认可设计的价值,但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合格的设计专业师资。从建筑学或其他相关学科毕业的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迅速投身经济建设大洪流,一幢幢高楼大厦从一个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孩子”手中拔地而起。

刘红蕾,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

“当时的社会推着你往前走,你可以把大学里学的知识付诸实践,你设计一个酒店,人家就帮你实现了,这听起来是一件挺吓人的事情。”回忆起刚毕业那几年,刘红蕾时不时会瞪大眼睛。出国以前,她与丈夫合作经营的工作室,项目中标率在90%以上。与巨大成就感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怀疑。她需要去寻找一个标准,一个可以告诉她什么是“好设计”的标准。

1996年,毕业后的第6年,刘红蕾与丈夫一起奔赴加拿大。在那里,连“设计是从哪里开始”这个简单的问题都颠覆了她。与提笔就画的中国设计不同,她的加拿大老师让她去探寻项目场地的人文与自然环境,让她做使用者的系统研究,让她去思考想要赋予作品的内涵。“方法和思路”是刘红蕾异国求知最大的收获。

6年后回国,变化已是翻天覆地。找到标准的刘红蕾享受着飞速商业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和可能,也努力适应着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她悲哀地发现,就算至今,也仍然有人如二十年前一样,认为设计就要“画快图”。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中国设计,从中国经济与世界同轨的高速运转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却在高速中进退失据。用马蒂亚斯教授的话来说:“这或许可以归因于被误解的全球化。”【详细】【刘红蕾设计作品集


为出国放弃清华保研

 

凤凰家居】:今年去阿姆斯特丹参加世界室内设计大会“中国日”的十名演讲嘉宾中,只有您一名女性。在我的概念中,中国设计界比较出名的女性设计师也不多。

【刘红蕾】:其实,在国外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绝大部分是女性,但在中国却是反过来的。

凤凰家居】:为什么?

【刘红蕾】:这是环境造成的,中国的室内设计发展最早是从施工开始的,我们做装修施工,所以需要设计师,而女性是不太在装修施工这个行业存在的。还有一个情况是,这个行业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中国女性跟西方女性相比身体比较弱一些,很少有人能扛得住这个压力。

现在随着室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跟建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所以从事室内设计的男性数量总体来说是上升的。

凤凰家居】:在这种环境下,您能够克服您所说的条件,算是脱颖而出的。

【刘红蕾】:这个跟我自身的性格和特质有关系,我不太像其他女孩子有很多要求,我是很简单只是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室内设计是我特别喜欢做的事情,每天都在跟美好的事物打交道。

凤凰家居】:但您刚毕业的时候并没有做设计师。

【刘红蕾】:对,当时是想来深圳,所以进入了一个国企。

凤凰家居】:就想来深圳?

【刘红蕾】:对。

凤凰家居】:为什么?

【刘红蕾】:刚毕业的时候,我们那批大学生都想出国。我当时的想法是去深圳,能够挣钱,然后可以出国,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所以一定坚持要来深圳,清华的研究生都不读了。

凤凰家居】:1996年,您如愿去了加拿大,准备的过程延续了6年?

【刘红蕾】:5年。

凤凰家居】:这个时间拖得比较长了。

【刘红蕾】:当时没有这么多钱可以出去,美国的几个大学录取我,但他们给我的是半奖学金。那时候一年需要花3万美金的学费,所以就想在这边把钱挣够了再去。

 

被社会推着走是很吓人的事情

 

凤凰家居】:当时国内的室内设计还发展得很不成熟?

【刘红蕾】:挺不成熟的,我和我先生两个人做室内设计。

凤凰家居】:是自己的工作室吗?

【刘红蕾】:对。我们的中标率还挺高的,大概90%以上,非常顺利。可能太顺利了,反过来,你会反思你做的事情是不是有价值,这个东西是不是最好的,有没有一个评价的标准。但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当时的社会推着你往前走,你可以把你在大学里面学的知识付诸实践,你能设计一个酒店,人家就把你的设计实现了,这听起来是一件挺吓人的事情。

凤凰家居】:这对您来说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啊?

【刘红蕾】:是很美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中间要是出了什么错误,你带来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因为你当时的经验是很有限的,但是你已经开始主持很大的项目了。很多人觉得这是多好的机会!我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我很厉害。但是另一方面,这么年轻来做这个事情,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准备和知识来应对?

凤凰家居】:您开始怀疑自己?

【刘红蕾】:对。

凤凰家居】:因为这种不确定给您带来了不安全感?

【刘红蕾】:我觉得我需要往更高层面学习。

 

设计应该从哪里开始

 

凤凰家居】:一方面您对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没有像之前那么确定了,另一方面中国的设计发展也不成熟,您和您的丈夫一起背井离乡去加拿大,这个过程我没有经历,但我想象似乎是比较艰辛的。

【刘红蕾】:也不能说是背井离乡,我们没有被迫的感觉,我们是主动选择的。我当时是觉得挺兴奋的,这是我想了很久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这一步走对了,虽然当时把公司放弃是很遗憾的事情。

凤凰家居】:您自己没有背井离乡的情绪,但是您去加拿大这个设计发展比中国先进很多的国家,会不会觉得自己远够不上他们的水平。

【刘红蕾】:是的,肯定是的。我当时作为设计师工作了两到三年,没经过什么很系统的培训,当时中国整体的环境是没有太专业的设计教育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不能适应当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凤凰家居】: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刘红蕾】:“设计从哪里开始”这一点就是不同的。到设计比较发达的地方,开始做设计的时候会有一些研究,关于业主和使用者的研究,关于项目场地环境和人文的研究。从这里开始思考,你才会想到要赋予它什么内涵。我们当时哪知道这些,我们只是看到一个空间,从建筑学角度去围绕这个空间来设计。我用电脑画图,可能画得很漂亮,但那仅仅是从作图的角度来说的,讲的是一种形式,没有讲形式背后的东西。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会比较浅。

凤凰家居】:那段经历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刘红蕾】:具体记不清楚了,我觉得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尤其是跟一些非常好的设计师接触的时候,他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

 

中国人不喜欢太完美

 

凤凰家居】:您说的标准可能找到了,接下来要面对回国的事情。您在加拿大多少年?

【刘红蕾】:将近6年。

凤凰家居】:也就是2002年左右回的国,当时中国设计的发展跟您走的时候差别大吗?

【刘红蕾】:我觉得差别还是挺大的,我们走的时候,全国只有深圳的发展是比较快的。2002年回来的时候,浦东在发展,北京在变化,深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优秀的境外设计师逐渐涌入中国。我们看到地产的楼书非常漂亮,流行词完全不一样了,当时已经进入了商业社会,有一些比较浮夸的东西出现了。

又一次印象很深。我们坐飞机,飞机一停,全飞机的人都把手机拿出来,我们觉得挺奇怪的。加拿大人虽然也有手机,但不会用得这么频繁。当时看到那个情况我觉得挺逗的。

凤凰家居】:刚回来看到中国的变化太大了,这种变化带给您的不确定性,是刺激,还是压迫?您会不会困惑这6年学到的东西还能不能用?

【刘红蕾】:没有。我回来的时候室内设计的工作量比我走的时候要大,但本质上没有变化。

凤凰家居】:回国的时候中国的设计还没有很好的发展?

【刘红蕾】:建筑设计是有变化的,大家有意识去请非常好的设计师来运作项目。但室内设计还没有。

凤凰家居】:您是揣着一种梦想回来的,但发现国内室内设计的环境这么多年了还是没变。梦想和现实的平衡中会有困惑吗?

【刘红蕾】: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后来会有。比如人家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你的东西,他有一些习惯性的操作方式,那些我又不能接受,那时候跟一些客户在沟通的时候有过一些争执。我坚持我的,客户觉得这个小孩挺倔的,很难合作,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他们又觉得不错,确实卖得很好。整个过程就很辛苦,因为他们习惯了发号施令。

凤凰家居】:最后他们都会听你的吗?

【刘红蕾】:一般结果还是不错的。但有很长一段时间,客户觉得非常满意,但是我们觉得不太满意,因为总觉得没有做到最好,他们还是改了一些东西。

凤凰家居】:我听说您现在工作,有时候一个案子出来之后,客户觉得可以了,您觉得不满意的话,还会推翻重来?

【刘红蕾】:有这种情况,但是现在不会这么走极端了。我后来发现这跟民族的个性是有关系的,大家不太喜欢太完美的,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太受欢迎的。中国人是比较包容的性格,不要求太精准。

 

设计的最高层次是能打动人

 

凤凰家居】:我看到您最近发了一条微博,您说“设计不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也不是节省空间,更不是画快图。”怎么会突然发这条微博?

【刘红蕾】:我们有过一个客户,为他们的案子整个团队工作了8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最后客户却因为工期的原因让我们把图给他们,他们再找另外一家单位做这个项目,因为人家动作快有经验。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很多人对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种非常基本的层面,觉得能够用体力完成的就足够了。你没有这个体力我就换一个有体力的上,但是从我的观点来说不是这样的。

总结来说,普通设计师用手和电脑做设计,优秀的设计师用脑子做设计,而大师却是用心来做设计的。能从心里流淌出来的东西是要积累很长时间的,所以用心做的东西是不可以用手做的来替代的。

凤凰家居】:但是反过来说,设计和美本来就是主观的,我们很难去定义它。如果美的创造不是设计,节省空间空间不是,画快图也不是,那到底什么是设计?

【刘红蕾】:那些东西都是片段,是组成完整的设计的一部分。在做设计的过程中,美的创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不能代表全部。

凤凰家居】:那完整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刘红蕾】:如果说方法的话,是你的思想和你为这个项目所设定的灵魂。如果说效果和结论,最重要的是你做出的东西能不能打动人。能打动别人,让别人永远记住,这是最高的层次。这也跟你设计的初衷有关,如果你刚开始没有考虑这些东西,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凤凰家居】:有人说深圳商业氛围很好,是设计师发展的沃土。但因为身处这样的环境会也会有太多干扰,反而会带来负面作用。您回国后一直呆在深圳,您是否认可这样的说法?

【刘红蕾】: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对设计师来说,深圳真的很不错,实践机会特别多。但设计除了要有机会,更多的是要有精神和文化上的交流。深圳与其他城市相比,这种滋养它的土壤相对来说比较贫瘠,所以对设计来说不太理想。这里商业的驱动力比较强,人容易浮躁,浮躁之后就不太适合做设计。但我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我可以多思考少接一些项目,可以在每个项目上多花一点时间,这都是自己可以把握的。

凤凰家居】:如果从深圳这个城市以小见大,您怎么看中国现代社会为设计提供的条件和带来的阻碍?

【刘红蕾】:深圳的情况已经扩大到全国了,我觉得这种机遇以后可能很难再有了。

凤凰家居】: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也可能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刘红蕾】:中国目前的发展还处于物质化阶段,大家更多的是向外索取,还没有达到追求精神境界的阶段。对于设计来说这也不是最理想的时代,因为做设计需要一个比较良好的社会文明环境,大家对设计比较尊重、比较理解,对于艺术比较崇尚。在这种环境中,业主和设计师可以共同努力,为社会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但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只能说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尽量不要让自己做的事变成别人的负担,尽自己的努力让设计变得有意义,让它持续的时间更长,帮助到更多的人。

 

要让西方人理解中国美

 

凤凰家居】:您这次去荷兰世界室内设计大会上为中国设计发声,跟您十几年前去国外学习的心态有什么不一样?

【刘红蕾】:我当时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这次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只不过我多了一些实践,希望把这些实践跟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另外,因为我是代表中国团队出去的,所以我希望把中国美好的东西传递给其他国家的设计师们,让大家能够更多地理解中国,理解中国美好的事物,我觉得这就是这次出国的意义。其实日本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很大,西方人可能更愿意接受日本文化的东西,相对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东西就比较拒绝。

凤凰家居】:为什么?

【刘红蕾】:日本很多东西是跟我们学的,但是他们能够完善自己。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向西方学习,有了跟西方沟通的语言,所以人家愿意跟他们交流,同时从他们身上学习东西。中国还没有很好的、大规模的来做这样的事,不过从我们这代人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到国外学习,将来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会很大,所以我觉得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凤凰家居】:您演讲的主题是“从陌生化走向诗意化,东方审美趣味的追求”,怎么理解这个陌生化?

【刘红蕾】:陌生化是美学创造过程中的原则之一,最早它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概念,把人们熟视无睹的一些事物,通过陌生化的做法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就有了新鲜感。

凤凰家居】:诗意化可能比较好理解。

【刘红蕾】:诗意化在我们看来还是东方人的审美哲学。东方人比较讲究意境美,点到为止,讲究留白。这跟西方艺术和绘画里讲究的写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何让人家接受我们认为的这种美的东西,挺有交流的必要,也是交流的意义所在。

关于刘红蕾

毕路德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合伙人/创意总监

刘红蕾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她在五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高端会所设计等领域以独一无二的创意与设计引领当今设计潮流,获得多项国内外专业奖项。她的设计既吸收了国际化的先进理念,又充分尊重和满足国内客户的个性需求,其创作出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室内设计的顶尖水准。她开创性提出了"思与境偕"的设计理念,讲求以文化为中心思想,创造诗意化的室内体验空间。

所获奖项

2013年
《INTERIOR DESIGN》中文版“金外滩”奖 最佳酒店设计奖、最佳景观设计奖

2012年
Interior Design Magazine(US)the Best of Year Awards

2012年
美国第八届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最奢华酒店奖,最奢华酒店公共空间奖

2012年
广州设计周“金堂奖” 最佳餐厅设计奖

2011年
亚太室内设计大奖(APIDA) 最佳酒店设计奖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 刘红蕾设计作品
本期嘉宾
刘红蕾微博

刘红蕾

记者
章靖玥

章靖玥

制作
何钦龙

何钦龙

官方微博
凤凰网家居频道

凤凰网家居频道

合作伙伴
广州国际设计周

广州国际设计周

凤凰网家居频道 出品
联系电话 :020-8527 6220
邮政编码 : 510620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08号粤海天河城大厦28001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