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活法有很多种,最主流的叙事是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婚姻,买一套房再生一个娃。
雷宝珠,则游离在传统的框架之外。她捡破烂、逛废墟、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漫游在南宁这座城市的每一条破败小巷。
宝珠的收藏
她的消费观也朴素得惊人:能捡来的绝不花钱买,能买二手的绝不买新的。
好似一个活在时代背后的人,她的家,也只花了1500元的改造费用,就永远停留在90年代的风情中。
雷宝珠改造的小屋
房屋信息
户型 2 室
使用面积 40 ㎡
改造花费 1500 元
房屋位置 广西 南宁
01.都市拾荒者,游走在旧货和废墟之间
雷宝珠对旧物的迷恋,始于大学。
2014年,她去了一趟北京的大柳树鬼市,第一次感受到旧货市场的魅力。对她来说,旧货市场是穷人的天堂、是恋物癖的圣地。
北京大柳树旧货市场
贵的古董古玩买不起,八九十年代的旧物倒很便宜。很多东西,几块钱就能买到,以低廉的价格就能淘到心水的宝物。
“捡漏”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
宝珠淘来的好物
旧货市场,像是一切的发端。直到2019年末,无意潜入拆迁楼的雷宝珠,闯进了另一个世界。
无数淹没在狼藉里的物品,被雷宝珠一件件打捞。
绝版的老物件、蒙尘的好东西、童年记忆里的小玩意……许多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的物品,在她的手中,得以新生。
价值多少,不重要。只要够喜欢,雷宝珠就会收罗回家。
用她的话说,捡旧物是会上瘾的,不劳而获的同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什么。
娃娃衣
除此之外,让雷宝珠着迷的,还有上世纪中国家庭的旧家具、生活痕迹与家居布局。
它比单一的物件更立体,像凝住的时光,遍地都是逝去的故事。
之后,雷宝珠有意识地寻找废弃的楼房。
前往的次数越多,探索的家庭越多,捡旧物之余,她开始观察并记录 90 年代中国家庭的特征。
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少人的客厅都会有一束不会凋谢的塑料花,卫生间一定有舍不得丢弃的肥皂残片。
欧美的香艳海报曾经风靡一时,绿色的墙裙与花砖放到现在也依然动人。
废楼照片
比起现在快销商品的泛滥、生产流水线的提高,雷宝珠说,自己在废弃的楼房里窥探到很多不输现在、好看又多元的家居装潢。
面对现今趋同化的审美,她反而在废墟里看到更有张力且独特的设计。
宝珠收藏的装潢手册
02.我靠捡破烂,捡出一个90年代的家。
随着收藏的旧物越来越多,雷宝珠家里的一间 7㎡ 卧室,逐渐成为了她的旧物室。
这两年,她的收藏品陆陆续续摆进房间。
起初只是一些小物件,后来连大件的旧椅子和旧柜子也捡回来,一步步替换原先的家具。
改造中花费最多的是500多元的网购沙发
旧物件待对了地方,像打开时光宝盒,重新回到90年代。
色系搭配上,雷宝珠以绿色系和粉红色系为主,是春天温柔的南洋风。
有些很土的现代家具,涂上薄荷绿色的水性漆,效果立马升级。雷宝珠说,刷漆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土味的问题。
为了全方位适配旧时代的娱乐设施,录像机、小霸王游戏机、唱片机、组合音响等一应俱全。
其中80年代的三合一组合音响,可以播放磁带,由于机器老化,磁带放出来的声音沙沙的,像上世纪传过来的杂音,遥远又亲切,从视觉和听觉梦回童年。
雷宝珠说,未来还想添置卡拉OK设备,能够全方位沉浸到90年代的生活。
这种对90年代的怀念,很难用言语说清。只是在雷宝珠的记忆里,奶奶住过的房间总是挥之不去。
全貌她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面积很小,光线昏暗,房间里有一股樟脑丸混合幽香的味道。客厅摆着一套孔雀蓝金丝绒印花布面沙发,金丝绒闪着柔软的光泽。
后来奶奶搬回乡下,这个房间她没再见过。
复原回忆很难,但复原90年代的居家氛围,对雷宝珠来说得心应手。
如今,她决定将自己的旧物室开设为民宿。增加收入之余,也能让客人重新回到记忆里的小时候。
03.我所有的爱好,都不用花钱
为什么执迷于旧物?大概还是出于某种耐看的时代感。
在雷宝珠看来,物质匮乏年代出产的商品,总是更显用心。好不好看是一回事,质量必须要说得过去。
消费主义的奇观愈演愈烈,她反倒钻进了旧时代的「废墟」里,靠捡垃圾和旧物,就能满足日常所需。
捡来的布袋子
能捡来的绝不花钱买,能买二手的绝不买新的。
她身上穿的、戴的、用的很多东西都是旧的,手机、相机、电脑也都是二手的。
价值300元的索尼手机
她和一些老奶奶一样,把手机装在手工毛线挂兜里。唯有一个无线蓝牙耳机,是豆瓣送给她的礼品。
雷宝珠身上穿的用的都是二手
除了“捡破烂”的爱好外,也不过是拍拍照片、写写东西、游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她说,自己的爱好是廉价的,不需要太多钱就可以完成。
宝珠镜头里的中国女孩
看免费的电影,穿二手的衣服、住平价的招待所,拍摄没有滤镜和美颜的中国姑娘……雷宝珠就像一个游走在时代缝隙里的人,你甚至很难将她归类。
乍一看好像掉队又落伍,但她却用一种超乎常人的定力,在自己建立的步调里,不被任何既定规则所打破。
04.拾起时代的碎片,用记录去抵抗
年初 ,靠着自己收藏的旧物,雷宝珠在南宁办了一场展览,名为《南方褶皱》。
这场展览倒不是为了引发怀旧,而是在废楼的景观里,重现时代的巨变与居住的生态。
雷宝珠解释说,城市废墟里非常态的建筑空间和人物就像地壳里挤压变形的褶皱,在时代变迁中涌动,以一种迅速的姿态消灭,而空间记忆的消逝需要用记录来抵抗。
于是,她用她收藏的一切,去呈现南宁角落里的人与物。
不只是抵抗消费主义的侵蚀,在超越「捡垃圾」的行为之外,雷宝珠也在拾起时代的碎片,并将它们逐一拼凑。
雷宝珠很喜欢三毛的一段话:
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这似乎很好再现了她的状态——重拾旧物、低廉生活、践行环保、抵抗消费。
雷宝珠摄影作品
我喜欢她脱离主流的生活方式,喜欢她“落伍”与反叛并存的个性,喜欢她不带滤镜的观察,喜欢她的格格不入,也喜欢她的毫不在意。
雷宝珠摄影作品
采访最后我问她,你为什么叫雷宝珠?
她答,我姓雷,我喜欢珍宝珠棒棒糖。
珍宝珠棒棒糖,是我多年没再听过的品牌。
而就是这个无关紧要的细节,让我突然明白,那些任凭时代快车的碾过,仍愿意回头寻找的人,才能发掘无数他人熟视无睹的宝藏。
(文章转载自好好住,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