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家里做壁炉,是真需求还是真做作?

在中国人家里做壁炉,是真需求还是真做作?

壁炉是西方家庭常用的取暖设备,如今许多中国家庭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

明明已经有了更先进的取暖措施,壁炉为什么还没有消失?除了取暖,其背后还有怎样精神象征与文化含义?接下来,为你一一解答!

Part 1.

壁炉是如何产生的?

壁炉的起源和发展与火有密切关系。早期人类利用火来取暖、采光、驱赶猎物和烧烤食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住宅空间的分化,火在不同功能空间中有不同运用。兼具烹煮食物和取暖功能的火堆,是壁炉的早期雏形。

图片

图片

用来烹煮食物和取暖的火堆

文艺复兴时代,煮食活动逐渐被边缘化,火在西方住宅中的重要功能是取暖,于是壁炉从实用功能中得到初步解放。

图片

早期传统家用壁炉

随着文明的进程,除了取暖外,壁炉也开始彰显它的装饰个性,成为建筑内部造型的重要元素和室内装饰的主要对象,逐渐发展演变。

图片

公共空间中的壁炉

图片

Part 2.

明明已经不需要靠壁炉取暖

它为什么还没有消失?

“围炉而聚”的生活方式

19世纪的欧洲,壁炉是室内空间的核心组织元素,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壁炉开展。

图片

座椅围绕着壁炉摆放

回到家中,人们下意识地围坐在壁炉旁,读书、交谈或家庭聚会,属于个人与家庭的私密记忆随之产生。

作为一种温暖和爱的象征,壁炉在人们心中逐渐成为「家」的隐喻,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

图片

图片

围炉而坐的温馨场景

空间中的视觉“焦点”

在西方,壁炉被称作“focal point”(焦点)和“warm furniture”(温暖的家具),通常安装在起居室的墙面,处于室内空间最显眼的核心区域。

图片

客厅中显眼的壁炉

壁炉本身的较大体量,以及与墙面装饰一同形成的整体界面,使其成为室内空间当之无愧的视觉中心。

图片

大型房间中的超大壁炉

作为视觉上的焦点,壁炉成为塑造风格的利器,可以激活室内空间的特定氛围,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居所。

图片

流水别墅中的壁炉

图片

范思沃斯住宅中的壁炉

一种“活”的室内装饰

与其他室内装饰构件相比,壁炉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鲜活的,有跳动的火苗、闪烁的火光,展示出有生命的魅力。

图片

跳动的火焰

无论是传统壁炉真实的火光,还是电子壁炉上跳动的影像,都改变了家具惯常“冰冷”的形态,仿佛带有温热的触感,燃烧的气味。

同时,壁炉内部燃烧发出的声响,也是可以助眠的白噪音。

图片

在壁炉旁休憩

区别于一般家具,壁炉不仅具有实际功能与视觉美感,更带给人们不止于视觉、听觉、触觉的新鲜感受和心理体验。

图片

Part 3.

只要契合风格与需求

中国人家里也可以装“洋壁炉”

有人认为,在普遍实现全局供暖的中国,壁炉只是一种略显做作的无用装饰;还有人认为,新时代的壁炉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给人以坚实的精神慰藉。

事实上,壁炉的功能以及其代表的精神文化含义能否真正在空间中体现,与业主自身需求与风格喜好紧密相关。

若壁炉与室内整体氛围不符,也无法唤起业主的精神共鸣,仅仅作为一个使用率极低的造型出现,便会沦为一个空洞的文化符号。

但若运用得当,壁炉又可以成为亮点,赋予设计以内涵和思考,同时也给业主带来审美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有很多优秀设计师使用壁炉为业主打造了风格多样、氛围绝佳的私宅。

图片

壁炉打破了纯白墙壁的单调,搭配单人椅围合出一处温馨的角落。

图片

壁炉为纯色的静谧氛围增添了浪漫气息,并调动起空间潜在的活力。

图片

业主喜欢法式风格的浪漫,于是经典的法式壁炉便成为了塑造风格的利器,打造时尚且舒适的客厅。

图片

整个客厅围绕着壁炉展开,中古扶手椅、中古黄铜吊灯搭配鎏金法式镜,高级且浪漫。

图片

壁炉为空间增添了动感,暖色火焰与墙壁颜色相搭配,营造出极具现代性的复古感。

图片

简约的线条背景下,层叠的壁炉增加了层次感,超越单纯的当代法式,而带有异域的艺术性。

壁炉体现了社会风尚的变迁,材料与技术的革命,并逐步变成中西方文化中普遍共识的符号。

所以即使有了更加高效先进的取暖措施,壁炉也依旧没有从现代人的家里彻底消失。

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新型壁炉以更节能、环保的方式,走进新时代人们的居所,成为品味的象征和情感的寄托,重新点燃文明的火焰。

(文章转载自营造家,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