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厨房厨柜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会问我的身高?为什么会问我家里一般谁来做饭?”
💁“因为良心呀,良心设计师或者商家都会这样做。为了你以后下厨能不被“腰酸背痛”所困扰,能不被不合理的动线绊倒脚。”
能够拥有这样的“私人定制”真的省心多了。但是,觉得呢,万事靠自己,是最靠谱的!帮大家整理了一份厨房专属定制秘籍。有了它,你的厨房又可以升华一步了!
厨房布局千千万,“挨在一起原则”最好办
遇到奇葩厨房先不要慌,记住万变不离其宗,脑子里回忆下厨房必备功能区:备菜区 — 清洗区 — 烹饪区 — 盛菜区。
○ 备菜包括拿取、择菜、洗菜、切菜等准备工作,所以备菜区和清洗区最好挨在一起!
○ 准备好食材就可以开始下厨了,所以备菜区和烹饪区最好挨在一起!
○ 饭菜出锅就可以直接装盘了,所以烹饪区和盛菜区最好挨在一起!
○ 如果厨房太小,其实备菜区和盛菜区可以融为一体!
晕了吗?咱不晕(拿小本本自己排列一下),用这样的方法排列组合设计橱柜,比直接面对厨房户型设计动线简单多了。因为厨房户型又不是都长得规规矩矩的...
举例子说明,你就恍然大明白了!
厨房布局:L型橱柜+小岛台
这是设计师黄小西设计的砚文和妮妮家的厨房,L型橱柜+小岛台。看看这流畅的下厨动作,就知道了合理动线的重要性。
备菜区和清洗区在一起;烹饪区和备菜区在一起;烹饪区和盛菜区在一起。完美!实现一个传说中的“铁三角动线”。
厨房布局:L型厨房+岛台
清洗区和备菜区
同样符合我们总结的“挨在一起原则”。大家可以来试验一下,轻松应对U型厨房、L型厨房、一字型厨房等一系列厨房。
厨房布局:一字型厨房+餐边柜
再看一个,一字型厨房同样适用。这里屋主将备菜区和盛菜区融为了一体,再配合餐边柜,动线也很合理。
布局我们给大家解说明白了吧。接下来,各个区域的尺寸,要计算好。下面都是死知识点。
○ 清洁区就是水池了,一般单槽是60cm。
○ 备菜区是个大区,包括了切菜、择菜、做面食等一系列的工序,最小是60cm的宽度,更大当然更好,80cm算是很大、很宽敞,完全够用了。
○ 灶台的长度一般是80cm;烟道和灶具的最佳距离20cm-100cm。
○ 按照“挨在一起原则”灶具两侧是备菜区和盛菜区,盛菜区域长度在30cm-40cm。
○ 如果灶台或水池两侧有墙面,距离墙面的的宽度,最好留出30cm来,这样才不会造成肢体伸展不开的局面。
定橱柜、台面高度,万能公式真好用
万能公式:备菜区等台面操作高度=下厨人的身高/2+50mm。如果家里有两个人都疯狂热爱下厨,那就可以取用平均值来计算。
因为灶台上需要放锅具,所以计算方式不一样,灶台台面操作高度=下厨人肘高-10~15cm。如果感觉麻烦,有的朋友总结出来一个经验:烹饪区高度等于操作台高度-10cm。
“我还在长身体,我不适合下厨”
这样下厨做饭,能从根源缓解劳累,避免掌勺的时候胳膊疼、洗菜、切菜的时候腰疼。
接下来再配合一些橱柜尺寸,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 厨房顶柜:高度在60-75cm。内部分区可以三分或两分,遵循下大上小的原则(意思就是:越上面的分区空间越小)。
○ 地柜高度:高度85-90cm,根据人身高来定,就是上面所讲的万能公式。内部分区,可以遵循下大上小的原则。
○ 顶柜和地柜之间距离高度:60-70cm。能避免磕碰到脑袋、顶柜太高够不到等现象。这样,橱柜的整体布局就定下来了。
根据功能区,设计橱柜布局
当设计好橱柜的整体走向后,咱们来给他们安装内部构造,就是橱柜的分布。
#就近原则,打造收纳布局
比如灶台区的下方橱柜,适合放置调料和大件厨房用具。调料采用拉篮最合适,利用率高、拿取方便!一般调味篮的柜宽有三种规格:300mm(最常用)、350mm、400mm,根据橱柜的尺寸来决定。
橱柜转角处安装双层转角收纳架十分讨巧,别看地方不大,大大小小10口锅都能收进去。
备菜区下方或旁边的橱柜用来放置小家电、餐具等物品比较适合。根据上面所说的下大上小的原则,采用拉篮式抽屉,收纳空间会更好用些。
水槽、洗碗机和餐具区形成一个“三角区”,也是合理的动线分布。这样一转身就可以将洗好的碗筷收纳好,轻松搞定。
抽屉收纳也可以采用套内抽屉的形式。嘿姐改造的橱柜抽屉,用的是一个40cm的大抽屉和一个10cm的内抽屉。这样盘子可以采用竖直收纳的方式放到下面,上面的10cm高度的小抽屉用来存放铲子等小工具,也满满当当的。
水槽下方用来存放清洁用品最合适。
#小家电尺寸,决定橱柜分区尺寸
在定制橱柜之前,建议一定要先选好厨房小家电和油烟机、灶台,这样在橱柜定制的时候,才能知道要定制出多大的尺寸。(小家电放到台面上会很碍事儿、占地儿)
提前做准备,避免手忙脚乱;否则只能为了迎合尺寸来选择小家电了,可能造成尺寸不合适、款式不心仪等尴尬现象。当然,如果有钱,能打造嵌入式厨电是最好的了,收纳、清洁都无死角。
好了,橱柜基本上就设计完成了。其实看100个厨房户型学设计技巧,不如抓住它们的本质学精髓!所以,想要拥有好用的厨房,必须要知道你的身高、你家里的生活习惯等细节,否则只能我们来迎合厨房,那就太被动啦。
最后总结一番:在“挨在一起原则”的布局下,拥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橱柜高度和拥有就近收纳原则的收纳系统,就OK了。
(文章转载自 在家ZAIJIA,如有侵权立即删除)